历史论文 敏浅析“人物扫描” 论文.doc

历史论文 敏浅析“人物扫描” 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析“人物扫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摘要:“人物扫描”是初中历史教材中丰富教学内容的辅助材料。笔者作为一名一线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为“人物扫描”是增添课堂趣味的一项重要调味剂,更是可以贯穿整堂课的必要线索。以“人”为线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以人叙事”既有利于在课堂中更快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本文以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五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为例,以“人物扫描”为核心,浅析“人物扫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人物扫描”,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引言:“教”与“学”是教师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字,作为一名一线初中历史教师,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体会到大多数时候的历史课堂,运用“人物扫描”,可以更快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即便教材中没有“人物扫描”,教师也可以自己增加设计,以增添课堂的趣味性。一堂吸引人的历史课,“故事性”、“叙事性”、“线索性”密不可分。本文从“教”、“学”、“探”三个方面出发,以《明朝的对外关系》一课为例,浅析“人物扫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教“有故事的历史”

“任何东西一旦被说成了故事,就会有回响。这不仅仅是有趣的事情,更是一种有趣的方式。”我们从孩童时期接触历史,大多是以大人给孩子讲故事的方式,“远古的传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孟母三迁”、“古埃及的金字塔”、“昭君出塞”等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抖音,听书等各种软件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习惯于静下心来给孩子讲故事的家长越来越少。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让我觉得,我身边对历史感兴趣的孩子越来越少了。

基于以上现象,我尽可能做足准备,让我的历史课有“故事”。而故事的主线,自然离不开“人”。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学习历史学科要了解哪些人,哪些事,这是我需要跟学生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中“人物扫描”板块的设计给了我启发,也给了历史课堂更多的12可能。以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五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为例,本课主要学习两个子目的内容,即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反映出明朝的对外关系既有友好交往又有战争冲突。原本的历史课堂教学,本课的内容我分两部分讲:郑和下西洋的背景、概况、意义,戚继光抗倭的背景、概况和性质。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提不起兴趣,提问的时候机械地读课本上的句子,课后练习的效果也差强人意。郑和下西洋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在思考如何突破重难点的时候,我发现本节课有一个“人物扫描”,郑和,原姓马,回族,云南人。12岁丧父,在流离中被明军掳去,送进皇宫当了太监。

后来跟随燕王朱棣,屡建战功。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明成祖十分器重他,提拔他为内宫太监,并赐姓郑。1431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钦封郑和为“三宝太监”。尽管“人物扫描”在统编历史教材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但我发现,每次讲到“人物扫描”,同学们的注意力总是非常集中,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很高。于是,我从“人物扫描”出发,重新整合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学“以人物叙事”

重新整合教材的过程,也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过程。对“郑和下西洋”这一目的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从马三宝到郑和”、“受命远航”、“七下西洋”、“名垂青史”。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改变枯燥的背景、概况、意义。让这一目内容真正从“郑和”这个核心人物出发,让学生了解那样一个时代、那样一群人。

从马三宝到郑和”这一目,教师从“郑和”的家人讲起:“马和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虔诚的穆斯林,他们和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一样,都把朝拜麦加圣地作为一生追求的最高目标......”[3]像讲故事一样,让同学们了解郑和的家族背景,知道郑和原本姓“马”,名“和”,”乳名“三宝”。他从小就对外面的世界感兴趣,对航海感兴趣。

从地图上带领同学们找一找马和的祖父和父亲曾经去过哪,而小小的马和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又会去往什么地方。由此引出“西洋”的地理范围,符合历史学科时空观念的培养。

成长中的马三保,命途多舛,少年被阉入宫。“靖难之役”成为他走向成熟的转折点。“永乐二年(1404)一月一日,马和因在‘靖难之役’郑村坝一战中机智勇敢、战功卓著,朱棣特御书‘郑’字,赐以为姓,以后马和便改称郑和。”

以往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有同学私下会讨论:“大明王朝,最强盛的时期,理应人才济济,为什么皇帝偏偏要派一个宦官去担任当时可谓是中国最大外交活动的首席执行官呢?”在上一目内容,同学们心中已知的是,郑和儿时的梦想,复杂的人生经历,有22勇有谋,皇帝的信任。而这些主观条件并不够,如此大规模的海上外交活动还需要什么?“受命远航”这一目的内容,我请同学思考这次远航还需要哪些客观条件?由同学们解答出:“国力的强盛”、“造船航海技术的发达”、“指南针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