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导学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备课(统编版2019).pdf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导学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备课(统编版2019).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农业: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

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春秋时期,小农经济产生,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课时)工商业: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多、商贾云集的城

一、学习目标市。不少私营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各国货币反映了当时货币流通广泛,商品经济发展。

【教材分析】4.阅读教材内容,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并分析其影响?

本课通过四个子目(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和老子、社会变革内容: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

与百家争鸣)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民族、经济、文化的庭,推动土地私有制发展;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

变革表现及其之间的关系,明确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的时代特征。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影响: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

唯物史观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春秋战国经济发展的史实,认识它们与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文化变5.探究孔子和老子的思想主张和贡献。

革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意为关爱他人,进而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推行

家国情怀“仁政”,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孔子对现实不满,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诸侯纷争促进了华夏民族认同,早期儒学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爱国礼乐制度,但也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爱家情怀。孔子在教育方面成就显著。他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

【教学重难点】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1.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乐》《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

2.难点:多角度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其思想包含着朴素的辩

二、学习过程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自学测评】老子在政治上也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

1.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丧失后,诸侯纷争,请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东周分为哪两个阶段?的时代。这些观点见于《老子》一书。

指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分别指哪些诸侯国?6.概括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有哪些?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阶段。儒家: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为孟子和荀子,发挥并补充了孔子的思想,为新兴的封建地主

春秋时期,东方的齐国、北方的晋国、南方的楚国、长江下游的吴国与越国先后建立了霸阶级提供了理论基础。

权,统称为“春秋五霸”。道家:道家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涂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小学、初中及高中各学科试卷试题,期盼大家能够喜欢并从中受益,助力大家的学习之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