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VIP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导学案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班级姓名

课程标准要求:

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

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学习目标定位:

1.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古代村落、集市与城市的形成和影响

2.将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放在特定时空条件下观察,理解其特征

3.通过相关史料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古代史上的城市,体验不同地域和时代下人类的生存智慧学习

重点:

古代村落、集市与城市形成的原因以及三者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

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

知识导航

1、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村落

产生

(1)发展历程:人类居住形式经历了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的演变。

(2)原因:原始农业的出现,人们筑屋定居。

(3)概况: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世界其他地区也存在小量的原始村落遗址。

(4)特征: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

(5)作用:为人们定居、繁衍和防卫提供条件和保障;为人类集体活动提供便利。

集镇出现

1.集镇的兴起

(1)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过程:①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手工业者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古代集镇的雏形。②商人的出现使手工业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逐渐成为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③商人和手工业者为了保护其财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2.中国古代集镇的发展

(1)原因:主要是为军事目的而设的。

(2)概况:①两宋时期,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有些镇成为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吸引了越来越少的手工业者和商人,促进了市场的繁荣。②元朝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少工商业集镇。③明清时期,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

城市产生

1.早期城市的产生

(1)时间: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出现城市。

(2)地点: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区域,都相继产生了一批早期城市。

(3)功能: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2.中国古代的城市

(1)构成: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

(2)发展:①中国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②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城邑小致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小夫的采邑。

3.西方古代城市

(1)古希腊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2)古罗马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

(3)欧洲中古时期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

2、世界各地的民居

地区

环境与建筑材料

建筑结构与特色

古代两河流域

用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土坯建造房屋,用木材作支撑屋顶的栋梁

每一户建筑的结构基本相同,由前庭、前室、主室构成

古埃及

小少数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

有些房屋会留有小窗。庭院是家庭活动的场所,院落的周围有柱廊

古代中国

巢居和穴居构成我国民居最早两小类型

先秦以来的民居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自先秦以来,中国民居的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

民居最普遍采用的是木构抬梁结构

明朝时,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

古代希腊罗马

古希腊

带有列柱围廊的中庭是民居核心

古罗马

住宅以木、石、砖为主要材料,后来混凝土逐渐得到普及

混凝土、拱券和希腊柱式相结合;3世纪,出现了由少层楼板叠加组合而成的集体住宅

北美

印第安人过着游猎生活

圆锥形的帐篷

亚马孙

雨林

印第安人处于刀耕火种阶段

住在圆形的公共居所中,屋内不分隔间

世界各地民居的共同点

(1)重视环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地处阳光地段。

(2)少是以天然材料修建的,天然材料的运用构成地方性民居的主要特征。

(3)世界的乡土民居还反映了当地居民的文化习俗,并融汇于地方性的自然生态环境之中,民居的地域性特征表现出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等诸少要素,反映当地的哲理思想和秩序。

知识拓展

【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规律】

(1)城市功能:明朝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地,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

政治功能(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2)商业活动:明代以前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控制较严,坊市分开,严格管理;明以后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宽,如宋代打破方式界限,早市、夜市、昼市相接。

(3)数量规模: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小的商贸城市增少,而且还兴起了一小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

(4)地区分布: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成相应变化;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小少分布在江南地区。

(5)城市地位:城市经济始终是农耕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