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3节日地月的相对运动(第1课时)
【核心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与要求】
3.3声音与光的传播
?知道光的直线传播,了解相关现象(如针孔成像等)。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了解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学会光线的画法;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了解光年的含义;掌握小孔成像原理。
2.科学思维: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来解释相关的实际问题。
3.探究实践:观察光在空气和水中和透明固体中的传播现象,认识实验手段是研究科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4.态度责任: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关心身边的现象及探究的兴趣。
【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为新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第3节《日地月的相对运动》的第1课时:光的直线传播。本课时中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又是研究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的必备知识,教材利用大量图片、小实验等引导学生探究出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同时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影子、小孔成像等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光的直线传播又为后续学习日食、月食等相关知识作准备,还为反射、折射及凸透镜成像等知识提供基础,所以本课时内容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
【教学思路】古代人对光的传播路径的研究,并推测→实证:光直线传播实验→建模:光线→制作:针孔相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2020年6月21日,我国多地观察到了日食景象。此次我国的局部地区能够观测到日环食,但持续时间短,其他地区能够观测到的都是日偏食。
什么是日食?日环食和日偏食又是怎么回事?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引入课题
古代人对光的传播路径的研究:
1、墨家对光的直线传播的推测:
2000多年前,我国思想家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每一个“小孔成像”实验: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挡在墙体与物之间,墙体上就会形成物的倒像。
他认为:物体通过小孔所形成的像是倒像,所以他推测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这是对光的直线传播最早的科学解释。
2、沈括对光的传播路径的研究:
北宋科学家沈括也对光的直线传播有过精彩的描述:他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使窗外的飞鸢(即一种鹰)和楼塔的影子成像于室内的纸屏上面。根据观察结果,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富所束,亦皆倒垂……”。
他还运用光的直线传播,科学地解释了日月蚀的成因和月相圆缺变化的规律。
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及实证
1、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
茂密的森林,城市的夜晚,浓雾弥漫的公路,也能看到一束束沿直线传播的光。
探究活动:
1)在如图4.3-5所示的有机玻璃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水溶性荧光笔在水中搅拌几次,或者在水中滴几滴牛奶;再点燃一小段艾叶条,在水面上方充入少量的艾条烟尘。
2)将一束激光依次射到空气中、水中、亚克力板中,观察激光在空气、水、亚克力板中的传播的路径。
3)用注射器将200mL浓糖水缓慢注射到荧光液的下方,再将激光束逐渐向下移动,观察激光的传播路径。
4)搅拌糖水,再让激光束射过溶液,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现象:搅拌糖水后,激光射过溶液时,光又沿直线传播的。
现象分析:
①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②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③光在有机玻璃板中沿直线传播;
④光在糖水溶液中沿直线传播;
⑤光在荧光液和糖水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结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线:
(1)光线: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路线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
(2)光线的作用: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方向、路线);
(3)光线是一种模型,并非真实存在。
光线是一种模型。
画光线时注意事项,规范画图
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及应用:
1.影子的形成:
影子是由于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
2.光线校准:
3.日食和月食
4.小孔成像
光能在空气、液体、固体等透明物体中传播,也能在真空传播。
光的传播速度:
(1)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
(3)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接近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4)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3/4(约2.25×108m/s);
(5)光在玻璃等透明固体中传播速度比水中传播速度更小。
例子与应用:既可活跃气氛,扩大知识面,还能运用知识,提升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制作“针孔照相机”
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 4.1 机械运动 (1) 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 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 4.1 机械运动(1) 学案.doc
- 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 4.1 机械运动(2) 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 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 4.1 机械运动(2) 学案.doc
- 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 4.1 机械运动(3) 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 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 4.1 机械运动(3)学案.doc
- 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 4.1 机械运动(4) 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 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 4.1 机械运动(4) 学案.doc
- 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 4.1 机械运动(5) 教学设计(表格式).doc
- 2024浙教版七上科学 4.1 机械运动(5) 学案.doc
- 第4章 第3节 日地月的相对运动(第2课时) 教学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docx
- 第4章 第3节 日地月的相对运动(第3课时) 教学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docx
- 第4章 第4节 地球板块的缓慢运动(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docx
- 第4章 第4节 地球板块的缓慢运动(第2课时) 教学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docx
- 第4章 多种多样的运动 综合测试 参考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docx
- 第4章 多种多样的运动 综合测试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docx
- 第5章 第1节 认识技术与工程(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docx
- 第5章 第1节 认识技术与工程(第2课时) 教学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docx
- 第5章 第2节 像工程师那样实践(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docx
- 第一单元第1课时 9加几(分层作业)-一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2024).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