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俱乐部体育5》课程教学大纲.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俱乐部体育5》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

俱乐部体育Ⅴ

课程名称(英文)

ClubPhysicalEducationⅤ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

限选课

课程类别

通识限选课

考核形式

考查

总学分(学时/周)

0.5(16)

理论学分(学时)

0

实践或实验学分(学时/周)

0.5(16)

先修课程

俱乐部体育Ⅳ

后续课程

适应范围

全日制本科

面向专业

所有专业

开课学期

5

开课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

二、课程目标

基础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于专项体育运动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习,基础技能传授与练习,各种身体素质的指导和锻炼,使学生掌握专项体育发展史、运动技术原理等,能完成专项体育运动的基本动作,能完成一定的身体素质训练量,能磨炼勤于锻炼、吃苦耐劳、规范性强等精神品质。

课程具体目标如下:

目标1:通过专项体育运动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习,使学生掌握1项专项体育运动发展史、技术原理等基本理论和知识。(认知目标)

目标2:通过专项体育运动基本技能传授和练习,使学生能完成该运动项目的基本动作。通过各种身体素质的指导和锻炼,使能完成一定的身体素质训练量。(技能目标)

目标3:磨炼勤于锻炼、吃苦耐劳、规范性强等精神品质。(情感目标)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本课程教学对本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作用和涉及的指标点如表1所示。

表1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和涉及的指标点

课程目标

支撑的毕业要求

涉及的指标点

贡献度

目标1

综合育人

了解体育文化的体育运动项目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社团活动和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练习,促进个体和组织的全面、健康发展。

H

目标2

教育情怀

富有爱心、责任心、事业心、工作细心、耐心,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

H

目标3

沟通合作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善于同伴交流协作,有效完成角色任务。

L

填写说明:“支撑的毕业要求”和“涉及的指标点”指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贡献度选用标志(如“H”表示“强支撑”,“M”表示“中支撑”,“L”表示“弱支撑”)表示。

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表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

内容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理论

基础体育、体质测试

2

2

身体素质

速度、力量、耐力、柔韧

8

8

实践教学?

综合素质

6?

6

(二)教学内容、细化教学目标与要求

第一章体育理论

【教学内容】

1:基础体能训练班:体能概述、教学与组织管理、教学内容与方法

【细化教学目标与要求】学生学会基础体育理论知识,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中的要点,对体质测试理论全面了解,通过教师的理论授课和自学过程,提高理论能力,为技术练习提供支撑。学生在教师的因导下以自学为主,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考试。通过对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体育锻炼相关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运动锻炼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运动锻炼的热爱。

第二章实践教学内容

1:速度素质练习:实践小步跑等常规练习为主的各种跑进练习内容

2:力量素质练习:实践各种常规静力性和动力性力量练习内容。

3:耐力性练习:实践速耐常规相关练习内容

4:柔韧性练习:实践常规静力性和动力性拉伸的练习内容

5:体能组合练习

【细化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30课时的学习与练习,学生能够完成教学内容的全部技术动作,并在考核中到达60分以上。学生在课堂内必须按照老师的教学内容完成每次教学内容,并按时按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通过课间的学习和锻炼,让学生养成勤于锻炼、吃苦耐劳、规范性强等精神品质。

(三)教学资源

表3本课程的基本教学资源

资源类型

资源

教材

1、《高校体育俱乐部选项教程》朱先敢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第1版。

2、《田径运动》全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主要参考书

1、《体育文化导论》方爱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2、《田径运动高级教程》

3、《田径技术教法新编》

4、《2013年田径规则》

主要教学网站

/

五、教学方法、手段与课程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

1.采用的教学方法手段

(1)讲解法。对于体能技能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田体能技术动作要点的细致讲解,让学生们掌握其要点,并能够利用肢体动作予以展示。

(2)示范法。对于体能技术动作分解示范和整体演示,让学生们掌握其运动形态,能模仿的进行演练。

(3)练习法。通过集中或分散方式,有针对性的安排练习手段,设置练习法,使学生快速学会所学专项体育运动技术动作。

(4)指导纠错法。通过集体或个别纠错方式,将练习过程中学生操练有误、不到位之处予以及时反馈、指导,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5)讲授法。在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

文档评论(0)

大学教学资料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