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12-
2025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专练
(第54练)
基础题组
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如何实现此种志向?路径就是“尽物之性”,即万物向荣,各尽其性。董仲舒在总结儒家的仁爱思想时所说的“质于爱民,以下至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以谓仁?”实质上不过是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处理人与物之关系的延长表达而已。不过,在先秦儒家看来,对动物的爱与对人的爱还是有区分的。这种有区分的爱源于儒家的差等之爱理念。这种差等之爱循着“亲亲——仁民——爱物”的路径递减。对人的爱尚且为差等之爱,对动物的爱自然又次之。
那么,在利用乃至食用动物方面,先秦儒家如何做到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相一样的呢?他们的做法是:制天命而用之,杀伐以时。荀子认为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而动物“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其道德地位自然低人一等,因此动物可以为人所用。不过他并不主见对动物的随意利用和过度利用,而是主见遵循自然规律而用,即“杀伐以时”。他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从实践层面讲,这种做法至少始于禹王时代。
(摘编自王云岭《儒家视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与启示》)
材料二:
我们之所以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其作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原则,乃是因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地球上本无人类,后来才有人类——地球形成已有45亿年,产生生命已有42亿年,出现人类不过短短的300万年,这是科学事实。地球可以没有人类,人类却不行以没有地球,地球是至今为止被发觉唯一有生命存在、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也是科学事实。我们对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探讨应基于上述科学事实,并把握两个所指:
其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孕育了人类,为人类馈赠了居所与养分。自然是人类的根,是人类的源。马克思曾经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其二,自然界的演化出现了异化,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人类,自从有了人类,地球史便进入“人类纪”,即由人类主导的地质年头。随着文明的发展,今日作为自然界之产物、自然界一部分的人类已有实力把地球和自己一同毁灭,而且人类的所作所为正在毁灭地球和自己,生态危机已经使地球和人类面临劫难。地球要持续,人类要持续,这是文明的思维。地球能否持续,人类能否持续,这是文明的忧患。总之,人类搭乘着地球之舟漂移在无垠的星际海洋,与地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类与地球命运与共,何去何从,全靠人类自己。
其实,从更宏阔的视野上看,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在于地球上的自然万物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即生命共同体。山和水是有生命的,山和水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都是生命共同体。地球是生命的摇篮,反过来又是生命的产物。地球正是因为有了生命才成其为地球——一颗绿色的星球,一颗向太阳开放、从太阳获得源源不断能量补充的星球,否则就会像太阳系其他星球一样是毫无生息的死球。善待地球就要善待生命,善待生物圈的生命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一旦丢失,生物圈这一生命共同体就会崩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就会瓦解。地球自然万物作为生命共同体或生物共生体系的良性运转,是维系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
(摘编自刘湘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点阐释》)
材料三:
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怨天尤人”,把环境危机的缘由归咎于自然界本身。但是,近年来,随着这方面探讨的深化和发展,人们充分相识到,环境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非科学活动,是人类无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和自我调整机制而为所欲为的必定结果。人类出于自己生存和繁衍的须要,一方面,将自然界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资库,随意掠夺和奢侈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则错误地把自然界当作“垃圾桶”,肆意弃置生产和生活的废弃物品。到头来,人类意欲折服自然,却反遭自然界的惩处。究其根源,就在于未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环境危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人的能动性已经发挥到了顶点,而是意味着人类并没有解决好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关系。其实,真正自觉的能动性的发挥,应当以对受动性的相识为约束条件,能动性本身也应表现为两个方面:在相识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和在改造自然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假如后者不以前者为基础,能动性就可能超越受动性而变成一种盲目性的意向活动。要调整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高考语文基础保分题型精勋练语言文字运用+文学常识+默写专题14含解析.doc
- 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7.1为什么要证明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x
-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5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训练含解析.docx
-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三节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学案湘教版必修3.doc
- 2024三年级英语下册Module2Unit1They'remonkeys教案2外研版三起.doc
- 2024秋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413乌鸦喝水教案新人教版1.doc
- 2024学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1细胞膜与细胞核探究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x
-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2阁夜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24秋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好玩第3课时时间与数学教案北师大版.doc
- 2024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年月日第3课时时间表__根据作息时间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案北师大版.doc
最近下载
- 小时工劳务合同范本(2024版).docx
- 湖北工业大学2023-2024学年第2学期《高等数学(下)》期末试卷(A卷)附标准答案.pdf
- 河道开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84页).docx VIP
- 111正弦定理第二课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pptx
- 2025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附参考答案.pptx VIP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卷(附答案详解).docx
- 风机吊装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docx VIP
- 弥尔顿《失乐园》作品简介课件.ppt VIP
- 儿科学课件:小儿心血管系统疾病完整版.ppt VIP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活动指南(2021年版)文字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