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包括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记住亚洲的主要地形类型、地势特点,并能在地图上找出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
了解亚洲的气候特点及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理解影响亚洲气候的主要因素。
掌握亚洲的主要河流及其流向,知道亚洲的水系特点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地图、分析图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运用比较法,对比亚洲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认识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和水系特点。
影响亚洲气候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亚洲水系特点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基础知识,使学生对亚洲有初步的认识。
2.直观演示法:运用地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就亚洲自然环境的某些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问题探究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亚洲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播放一段展示亚洲壮丽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人文景观的视频,如喜马拉雅山脉、黄河、长城、泰姬陵等。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美丽的地方都位于哪个大洲?引导学生回答出亚洲,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二)亚洲的地理位置(12分钟)
1.半球位置
展示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提问: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与其他大洲相比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强调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占据了东半球和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区。
2.海陆位置
结合地图,讲解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通过提问:亚洲周围的大洋和大洲对亚洲的气候、交通等方面会产生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海陆位置对亚洲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经纬度位置
展示亚洲的经纬度范围图,让学生观察亚洲的经度范围约是26°E170°W,纬度范围约是10°S80°N。提问:这样的经纬度范围对亚洲的气候和自然景观会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理解亚洲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东西距离长,海陆差异明显,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三)亚洲的地形和地势(15分钟)
1.地形类型
展示亚洲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的地形类型。提问:亚洲主要有哪些地形类型?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多分布在大陆边缘。
2.地势特点
让学生结合地图,找出亚洲的主要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等)和高原(如青藏高原、蒙古高原等),观察它们的分布位置。提问:从这些山脉和高原的分布,你能看出亚洲地势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得出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的结论。
3.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展示亚洲河流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河流的流向。提问:亚洲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这与亚洲的地势有什么关系?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强调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所以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分流。
(四)亚洲的气候(20分钟)
1.气候特点
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提问:亚洲气候类型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2.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归纳: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距离长,海陆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3.季风气候显著
结合亚洲季风气候示意图,讲解亚洲季风气候的分布和特点。提问: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亚洲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所以季风气候显著。进一步提问:季风气候对亚洲的农业生产有哪些影响?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教材)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2.13网上学习:身边的发酵食品课件.pptx VIP
- 《SketchUp三维辅助设计》课件——05 SketchUp基本编辑工具.pptx VIP
- 云天课件-中职《机械基础》第十章-气动传动与液压传动(动画版)(栾学钢、赵玉奇、陈少斌).ppt VIP
-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列表.docx VIP
- 《SketchUp三维辅助设计》课件——04 SketchUp基本绘图工具.pptx VIP
- 华为公司战略规划和落地方法之:五看三定工具解析.pptx
- 《SketchUp三维辅助设计》课件——03 SketchUp基本操作方法.pptx VIP
- 《SketchUp三维辅助设计》课件——02 SketchUp的绘图环境.pptx VIP
- 会议室接待用品清单.pdf
- 7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课件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六年级下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