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人工合成抗菌药26142一、概述喹诺酮类抗菌药含有4-喹诺酮母核、人工合成。优点:抗菌谱广、抗菌效力强、药动学特性好、安全性较大、疗效价格比高、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抗药性等。已成为目前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尤其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氟喹诺酮类)。人工合成抗菌药26142【发展概况与分代】分代代表药第一代(1962-1969)萘啶酸(nalidixicacid)第二代(1969-1979)吡哌酸(pipemidicacid,PPA)第三代(1980-1996)诺氟沙星(norfloxacin)(氟喹诺酮类)第四代(1997-)莫西沙星(moxifloxacin)(新型氟喹诺酮类)人工合成抗菌药26142各代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特性—发展趋势分代药动学安全性抗菌活性抗菌谱应用第1代差小中等窄泌尿系感染(G-,除铜绿)第2代较差较小中等扩大泌尿系、肠道感染(G-,铜绿,部分G+)第3代良好较大较强广谱敏感菌所致各种感染(G-,G+,支,衣,军,分枝,部分厌氧菌)第4代良好大强广谱敏感菌所致各种感染(G-,G+,支,衣,军,分枝,厌氧菌)药动学特性包括:口服F,药物血浓和组织中浓度,t1/2人工合成抗菌药26142XNROCOOH12345678【构效关系】基本结构:4-喹诺酮3位COOH和4位C=O为活性必需在C6、N1、C7、C8引入不同的基团→改变抗菌谱、抗菌活性、脂溶性、光敏反应、CNS毒性→形成各具特点的喹诺酮类药物。人工合成抗菌药26142【构效关系】C6引入氟;N1引入环丙基;C7引入哌嗪环;C7引入甲基哌嗪环;C7引入甲基哌嗪环+C8引入氟;C8引入氯或氟;甲氧基取代C8氟或氯XNOCOOH12345678F环丙基哌嗪环F甲氧基↓甲基哌嗪环人工合成抗菌药26142【构效关系】C6引入氟→抗菌活性↑5-100倍,与gyrase的亲和性↑2-17倍,如全部氟喹诺酮类。N1引入环丙基→抗菌活性↑,对衣原体、支原体作用↑,如环丙沙星等。C7引入哌嗪环→抗铜绿、金葡↑,如诺氟,环丙人工合成抗菌药26142【构效关系】C7引入甲基哌嗪环→口服F↑,穿透力↑,如氧氟、左氧氟。C7引入甲基哌嗪环+C8引入氟→脂溶性、口服F、t1/2、抗菌谱及抗菌活性↑,如洛美-、氟罗-。C8引入氯或氟→抗菌活性、光敏反应↑,如洛美沙星甲氧基取代C8的氟或氯→光敏反应↓,如莫西沙星。人工合成抗菌药26142【MechanismofAction】important1.主要机制:抑制细菌DNA回旋酶(对G-菌)和拓扑异构酶Ⅳ(对G+菌),干扰细菌DNA复制,杀灭细菌。(1)DNA回旋酶(gyrase)(2)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IV人工合成抗菌药26142【MechanismofAction】important2.其他可能机制:(1)抑制细菌RNA及蛋白质合成;(2)诱导菌体DNA错误复制;(3)抗菌后效应(PAE)。(4)新近研究发现:新型氟喹诺酮类可能同时作用于gyrA和gyrB人工合成抗菌药26142DNA回旋酶的作用DNA复制、转录、重组与修复均要求DNA为负超螺旋状在DNA复制和转录时,负超螺旋结构必须先解旋,导致正超螺旋状DNA形成。DNA回旋酶的功能在于使正超螺旋状DNA恢复负超螺旋结构。细菌DNA回旋酶为四聚体(A2B2),作用于正超螺旋:A亚基——切断后侧双链(开口活性,nickingactivity)B亚基——介导ATP水解供能、前侧双链后移A亚基——封闭切口(封口活性,closingactivity)最终使正超螺旋变为负超螺旋。人工合成抗菌药26142DNA回旋酶与喹诺酮类作用靶点DNA回旋酶切断后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