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童蒙养正,立德树人——探索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幼儿德育路径
【摘要】古语有云:“蒙以养正,圣功也。”童蒙养正,立德树人是幼儿德育的核心内容。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教师要重视童蒙养正,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心性和行为,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是非观,充分发挥幼儿教育的育人作用。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童蒙养正的重要途径。文章聚焦童蒙养正,循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探究路线,思考童蒙养正的教学价值,探索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幼儿德育路径,在开发童蒙课程、开展主题活动、开启家园共育的过程中,抓住幼儿教育的关键期,培养新时代好幼儿。
【关键词】童蒙养正;幼儿;德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指出:“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开展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幼儿时期是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黄金时期。在幼儿启蒙教育中,教师要从“养正”开始,关注幼儿的行为养成,以具有启蒙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幼儿的心灵,端正幼儿的行为,陶冶幼儿的情操,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一、童蒙养正
(一)童蒙养正的含义
对幼儿的教育即为蒙学,这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正,即养天然之正气,端正幼儿的品行,促进幼儿的行为养成。童蒙养正,其实就是对幼儿进行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意义的启蒙教育,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格与德行。
(二)童蒙养正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童蒙养正的重要载体,二者相辅相成。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践行童蒙养正思想,要从养正开始,用国学经典陶冶幼儿的情操;聚焦立德树人,剑指核心素养,有机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幼儿的文化素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幼儿,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1]。
二、童蒙养正思想与幼儿德育融合的价值
(一)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方面,童蒙养正是正确启蒙幼儿和培养幼儿走上正道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将童蒙养正思想融入幼儿德育是培养幼儿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二)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幼儿德育中融入童蒙养正思想,有利于充分发挥德育的育人价值。幼儿时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德育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师要关注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引导幼儿进行是非判断、如何陶冶幼儿的道德情操。教师在幼儿德育中融入国学经典、传统故事、传统美德等内容,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童蒙养正思想与幼儿德育的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丰富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还有利于幼儿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实践,帮助幼儿在体验、实践和创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幼儿德育路径
(一)开发童蒙课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幼儿时期是文化学习的启蒙时期,是德育发展的根基时期。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开发童蒙课程,在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童蒙课程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虞永平教授提出:“课程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幼儿的生活丰富多彩,蕴含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开发童蒙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探寻幼儿生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以生活化的童蒙课程,促进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体验和实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幼儿德育的沃土中深深扎根。
在幼儿德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基于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开发“我是中国娃”“有趣的汉字”“筷子总动员”“我是小小戏剧迷”“我爱剪纸”“中国传统美食”等主题课程,按照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形成正向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丰富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以大班德育实践为例。教师开发“小儿广识百草,传承中医国粹”的童蒙课程。在此童蒙课程中,教师设计“走进中医院—初探中草药—玩转中草药—探秘中医馆”的课程结构,旨在将中医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此外,教师还以社会活动“中医院”为切入点,充分利用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将中医文化融入幼儿的游戏和生活,通过趣味体验、师幼互动推动课程的持续发展。首先,教师通过图片、视频动画、区域活动、绘本故事等,引导幼儿了解中医的起源、发展和应用,并让幼儿探索生活中的中医文化,如凉茶、四果汤、妈妈的草本面膜、奶奶的艾灸包、爷爷的泡脚包等。其次,教师在社会活动中,带领幼儿走进中医院,聆听专业的中医讲解中医药知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再次,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绘本、绘画等区域活动中,认识枸杞、当归等中草药的基本功效。最后,教师还引导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扮演中医师、药剂师、推拿师等角色,并开展“小中医,来坐诊”的趣味活动,让幼儿参与诊脉、配药、推拿等互动,体验八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8《匆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高校辅导员人工智能专题培训专题报告.docx
- 高校辅导员人工智能专题培训实施方案.docx
- 2025年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电厂灰库清灰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HG_T 2580-2022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的测定.docx VIP
- 8《匆匆》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VIP
- 生态修复与退化土地治理创新方法.pptx VIP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规程(神经外科)全套资料.pdf VIP
- 新修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