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双减”,在行走的课堂中成长.docxVIP

助力“双减”,在行走的课堂中成长.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助力“双减”,在行走的课堂中成长

摘要:社会是另一个学校和课堂,生活是另一种课程和教材,实践是另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途径。为了落实“双减”政策,促进队员的五育融合发展,学校利用社会资源和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领队员们在乐中学、乐中游,在“行走的课堂”里学习知识,传承本土人文精神及非遗文化,收获成长。

关键词:“双减”,行走的课堂,实践活动,地域文化,劳动教育。

引 言:陶行知先生曾睿智地指出“行,乃知之始;知,乃行之果”。[1]“行走的课堂”是寓教于乐,将情感交流、智慧碰撞和思维沟通连为一体,形成了一个三维立体的辐射圈,既是学科知识的延伸,更是人文精神的一种内化方式。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及《落实中央“双减”有关要求推进少先队实践教育重点项目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少先队的组织育人优势和实践育人特色,积极助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笔者的学校利用社会资源和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寓学校教育于生活教育之中,寓学科知识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推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引领广大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一、走出去:探访芜湖铁画,传承工匠精神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7月5日,全省迎来了“双减”政策一周年的首个暑假,离开了补课班,孩子们在假期会不会彻底”放羊”了?家长们忧心忡忡。结合政策,坚持“学校主导、家庭配合、社会支持”的大方向,本着弘扬家乡芜湖传统文化原则,辅导员通过精心设计创意作业单,为队员们准备了别开生面的“假期大餐”—

—参观芜湖铁画博物馆,鼓励队员走出家门,跳出书本,近距离感受家乡历史、体验传统文化、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传承工匠精神,让孩子们告别“第三学期”,真正感受暑假生活的美好。

铁画流芳

芜湖地处江南鱼米之乡,水陆交通便利,历来商贾云集,是水陆交通要道和各种物资集散中心,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让铁画在江南芜湖这块土地上自然孕育、成长。铁画原名“铁花”,为中国独具风格的传统工艺品,是芜湖特有的工艺美术品。“铁到芜湖自成钢”已成历史,而今“铁到芜湖巧成画”却是名副其实。7月10日,辅导员带领少先队们走进了庄严厚重的芜湖铁画博物馆。刚进入博物馆,队员们就被一幅顶天立地、挺

1

拔不阿的迎客松铁画震撼了。苍劲挺直的树干,铮铮铁硬,不可摧折;墨墨密密的两万余根铁松针,层层相迭,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讲解员热情地介绍,这是国宝铁画《迎客松》,人民大会堂内陈列的立屏铁画《迎客松》就是安微献给共和国十周年的礼物。[2]铁打的迎客松坚强、热情、包容的精神与铁画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了队员们美的享受,它象征我们祖国的万古长青,和平友谊,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特有的魅力,是美与力的完美结合。期间讲解员还饱含深情地向队员介绍了人民大会堂铁画《迎客松》背后的故事。接着讲解员带领队员们参观了其他铁画,如镇馆之宝《绿竹垂荫》,以铁画艺术把竹的虚心淡泊、高风亮节表现得淋漓尽致。目睹铁画,耳听介绍,队员们为自己家乡的非遗文化成果感到骄傲,激起了队员们强烈的中华民族精神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技艺传薪

参观完各种珍稀铁画,队员们对铁画的锻制技术充满好奇。在队员们的强烈要求下,讲解员带领队员们来到了铁画大师的工作间。正值酷暑,车间里有四十多度的高温。场面如火如荼,火花四溅,锤声震耳。大师告诉队员们,铁画锻制技术自清朝初年为汤鹏所创,历经三百年流传至今。铁画汲取了国画构图法,兼具剪纸雕塑等工艺特点,采用低碳钢,经捶打焊接制成,以锤作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砚,锻铁成画。锻接时,要求落锤要准确、快速,锻锤要百发百中,锤点疾落,密如骤雨。看到队员们聚精会神地聆听,大师现场锻造了一片竹叶。从竹叶的定形、叶脉、叶片动感的处理,大师一边耐心细致地讲解锻制技巧,一边给小队员们示范。在大师的指导下,队员们还兴致勃勃地上手打铁画。近距离观看铁画艺术品的打造过程,零距离亲身感受打铁的艰辛,队员们实地感受了制作铁画的艰辛与不凡,被工匠们这种专注耐心、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的精神所感染。精雕细刻、精益求精、追求革新是队员们今天收获的人生教育。

刚柔并济的铁画蕴含着中华民族英勇刚强、坚忍不拔的艺术气质,让队员们感受到家乡传统文化的独特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开拓视野的同时也激发了队员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起了他们亲近传统文化、传承工匠精神的情感。习主席说过: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3]。此次的暑期社会实践之行,队员们深刻领悟到习爷爷讲话的精神内涵并牢记在心,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2

图1芜湖铁画博物馆 图2观赏铁画《迎

文档评论(0)

文心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付费阅读后,再购买,只需补差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