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治疗慢性光化性皮炎规范.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特色治疗慢性光化性皮炎规范

慢性光化性皮炎的病因不明确,与长期慢性光暴露有关,可能是一种光线刺激或过敏,或化学药物光线过敏造成的慢性皮肤损害。

一、病因病机

1.在长波紫外线(UVA)、中波紫外线(UVB)照射下发生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但在光敏物已经脱离或除去后,仍然存在慢性持久性光过敏状态。

2.老年患者皮肤组织细胞中氧自由基形成过多导致老化现象,使外来过敏源不易被排除,促使光敏性增高。

3.某些光敏物如化妆品、清洁剂中的香料、防腐剂、化学染料、焦油、酒精,某些药物补骨脂、磺胺类药物、四环素及灰菜等均可引起本病。

4.免疫调节紊乱。

5.色氨酸代谢障碍导致内源性光敏物产生。

6.皮肤成纤维细胞对紫外线的易感性增高。

二、临床表现

慢性光化性皮炎多见于50岁以上的男性,女性很少发病。皮损好发于面、颈、前臂伸侧和手背等光暴露区域,但亦可泛发于上臂、躯干至整个上、下肢等非暴露区域。有众多色素斑点,皮纹增粗,皮沟深,皮肤发硬,表面可以有鳞屑,可有色素紊乱,皮肤老化很明显。皮损于急性发作期呈小片状红色丘疹、丘疱疹或弥漫性红斑水肿,可伴有渗出,然后浸润增厚呈苔藓样斑块。

三、诊断依据

1.发生在曝光部位的慢性皮肤炎症,可以发展延伸到周围非暴露部位。

2.男性、室外工作者多见,有长期日光暴露史,部分患者有长期外用或接触化学品历史。很少发生在50岁以下人群。

3.皮疹为慢性湿疹样改变:包括皮肤红斑,浸润增厚形成斑块,急性加重时皮损鲜红、水肿、出现丘疹与小水疱。慢性期皮损暗红,苔藓化增厚,表面鳞屑,境界清楚。

4.好发生在面部、颈项部、手背:面部皮损可在前额等处形成融合性斑块,结节使皮肤皱纹减少,外观呈半透明状,形成狮样面。皮损长期存在不消退。

5.光敏感试验中,最小红斑量测定患者对UVB或UVA反应异常敏感。光激发试验或光斑试验可呈阳性。

6.组织病理改变为慢性湿疹改变,也可以类似假性淋巴瘤样浸润。

四、鉴别诊断

1.皮炎湿疹发生部位与光暴露无关,与接触过敏或刺激物有关,光敏感试验无异常。

2.多形性日光疹光接触后急性发病,表现为皮疹加重与消退间歇出现,有明确季节性,皮疹可以完全消退。

3.种痘样水疱病发生在儿童,光暴露部位(鼻背、额部、耳翼、手背)日晒后发生红斑、暗红丘疹与丘疱疹,水疱中心有脐凹,消退后留凹陷性萎缩瘢痕。青春期后病情缓解。

4.其他需要鉴别的疾病包括毛囊黏蛋白病、麻风、脂溢性皮炎等。

五、中医特色治疗

(一)辨证论治

1.热毒炽盛证

治则:清热凉血解毒。

方药: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药物组成:水牛角、生地黄、牡丹皮、赤芍、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生石膏、竹叶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2.湿毒蕴结证

治则:健脾除湿解毒。

方药:清脾除湿饮加减。药物组成:白术、茯苓、山栀、茵陈、生地黄、黄芩、苍术、泽泻、连翘、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3.血虚风燥证

治则: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药物组成: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制首乌、白蒺藜、荆芥、防风、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4.气滞血瘀证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方药:丹栀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物组成:牡丹皮、栀子、柴胡、茯苓、白术、桃仁、红花、生地黄、赤芍、当归、川芎、地肤子、白鲜皮、乌梢蛇、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剂)。

(二)中药提取物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中药提取物治疗,病情较轻的可选用甘草提取物制剂,病情较重的可同时联合使用雷公藤类药物制剂。

(三)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以下中医疗法技术适用于所有证型。

1.中药外治

(1)中药漏渍:选用甘草等中药煎煮取汁,纱布浸入药水敷于患部,每日4~5次。

(2)中药汽化冷喷:中药局部湿敷后用冷喷机对患处汽化治疗。

(3)中药外搽:根据患者皮损特点可选用清热燥湿、润肤止痒、活血消斑等功效的中药溶液、洗剂、软膏等外用。

2.针灸治疗

(1)体针法:辨证选取天柱、风池、风门、肺俞、百会、尺泽、足三里、太冲等穴,每日1次。

(2)耳穴埋针法:辨证选取肾上腺、神门、肺、大肠、内分泌等穴,用皮内针埋入,每天按压数次,每次压10分钟。

3.耳穴压豆辨证选取肾上腺、神门、肺、大肠、内分泌等穴,将中药王不留行籽置于小块胶布中央,然后贴在穴位上,嘱患者每日按压穴位数次,每次压10分钟。

六、西医治疗

1.查找并减少光敏感性药物或化学品,尽可能减少光接触。

2.皮损急性期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乳膏及对症治疗。

3.羟基氯喹0.1~0.2g,1日2次口服,或氯喹0.125g,1日2次。用药时应注意不良反应,定期眼科检查,同时口服烟酰胺、B族维生素等。

4.严重病例可以使用沙度利胺、环孢素A等,使用前需认真分析使用这些药物的利弊。

文档评论(0)

小刺猬知识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药学、临床药师持证人

主管药师、临床药师、执业药师、美国MTM药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13日上传了中级药学、临床药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