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康复科耐力训练查房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康复科耐力训练查房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2025年的康复科病房里,我望着走廊上扶着助行器缓慢移动的老周——他是上个月刚做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此刻正攥着衣角,额头渗着细汗,只走了二十米就停下来扶墙喘气。这场景让我想起门诊登记本上的数据:近半年收治的45岁以上康复患者中,78%存在活动后气促易疲劳等耐力不足的主诉。

耐力,这个被常挂在嘴边的词,在康复医学里从不是简单的能走多久。随着老龄化社会加深、慢性病谱变迁(如冠心病术后、脑卒中后遗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占比逐年攀升),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耐力是连接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的关键桥梁。它不仅关乎心肺系统的供氧效率、骨骼肌的能量代谢,更涉及患者对康复的信心与日常独立生活的尊严。

前言今天的查房,我们就以老周的案例为切入点,从评估到干预,系统梳理耐力训练的全流程。毕竟,当患者能自己爬上三楼给孙子送碗热汤,能陪老伴逛完菜市场而不中途休息,那些监测表上的数值才有了温度。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先说说老周的情况。63岁男性,主因右髋关节置换术后4周,行走耐力差收入我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规律服用氨氯地平,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2型糖尿病史3年(饮食+二甲双胍,空腹血糖6-7mmol/L),无吸烟史,术前能独立完成日常家务,但爬3层楼需中途休息2次。

术后第2天开始康复介入,目前切口愈合良好(拆线1周),关节活动度:屈曲0-100(目标120),股四头肌肌力4级(徒手肌力测试)。但关键问题在耐力:入院时6分钟步行试验(6MWT)仅完成180米,过程中主诉胸口发闷、右腿发沉,终止时心率118次/分(静息心率72次/分),血氧饱和度94%(吸空气状态)。家属反映:现在自己穿袜子都得歇两回,更别说下楼遛弯了。

病例介绍这不是个例。我们科近3个月收治的12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7例6MWT<200米;而同期收住的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里,8例存在步速减慢+耐力下降的双重障碍。老周的情况,正是康复科最常见的耐力短板典型。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面对老周,我们的评估不能只看能走多远,得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深入。

生理层面:耐力的硬件基础心肺功能:静息状态下,老周心率72次/分(正常),呼吸16次/分(正常),但稍事活动(如从床到椅子往返3次)后,心率升至98次/分,呼吸22次/分,且出现提不上气的主观感受。这提示心肺储备功能不足——就像一辆车的油箱容量小,稍微加速就报警。

肌肉代谢:股四头肌、臀大肌存在轻度萎缩(周径较健侧少2cm),血乳酸检测(运动后3分钟)显示3.2mmol/L(正常<2.5),说明肌肉有氧代谢能力弱,容易堆积乳酸,引发疲劳。

运动模式:步态分析显示,老周患侧下肢支撑期缩短(仅占步态周期的45%,正常50%-60%),为减少患侧用力,他不自觉地加快步频,导致单位时间耗能增加,耐力更易耗尽。

心理与社会层面:耐力的软件支持老周入院时总说我这把老骨头,估计好不了。焦虑自评量表(GAD-7)得分12分(轻度焦虑),主要源于怕练伤了和担心拖累家人。老伴虽每天陪床,但总在他训练时说慢点儿,别累着,这种过度保护反而强化了他的畏难情绪。

环境与行为:耐力的现实限制老周家住在5楼,无电梯,楼梯转角狭窄。他曾尝试自己上楼,结果到3楼就扶着栏杆大喘气,从此能不下楼就不下。日常活动局限在卧室-客厅-卫生间,日均步数不足800步(健康老人应≥5000步),形成活动减少→耐力下降→更不敢活动的恶性循环。

这些评估数据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老周走不动背后的真实原因——心肺带不动、肌肉供不上、心理不敢动、环境限制动。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我们列出了3个核心护理诊断,环环相扣:

1.活动无耐力与心肺储备功能降低、骨骼肌有氧代谢能力减弱、异常步态导致能量消耗增加有关

依据:6MWT180米(术后4周预期目标应为250-300米),运动后心率>静息心率60%(118-72=46,46/72≈64%),血乳酸升高。

2.知识缺乏(特定的)缺乏耐力训练的正确方法及适度疲劳的判别标准

依据:患者认为训练就得累到走不动,曾自行尝试快速步行,导致次日大腿酸痛无法下床;家属认为训练后不疼就是没效果,存在认知偏差。

焦虑与康复效果的不确定性、对家庭功能影响的担忧有关依据:GAD-7评分12分,常询问我还能恢复到术前吗?要是一直走不动,是不是得请保姆?

05护理目标与措施

护理目标与措施我们的目标很明确:2周内6MWT提升至280米以上,运动后心率≤静息心率+50%(即≤72+36=108次/分),血乳酸≤2.5mmol/L;同时改善焦虑情绪(GA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