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物品管理护理课件.pptxVIP

2025 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物品管理护理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2025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物品管理护理课件

01前言

前言作为精神科护理岗位上工作了12年的护士,我常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人物品,不是简单的‘东西’,而是一面照见病情的镜子。”这些物品可能藏着患者未言说的恐惧,也可能埋着潜在的风险——我曾见过患者把碎玻璃片缝在棉袜夹层里,只为“保护自己不被监控”;也遇到过家属送来的保温杯里,悄悄塞着患者藏了三天的抗精神病药,药片因受潮黏成了一团。2025年,随着精神卫生护理理念从“安全管控”向“康复支持”深化,个人物品管理不再是“收收查查”的机械工作,而是需要兼顾安全、尊重与功能康复的系统工程。今天,我想以一个真实案例为线索,和大家聊聊这门“小物品里的大护理”。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2023年10月,我们科收治了32岁的患者李女士。她是第二次住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主诉“耳边总有人骂我偷东西,邻居在我牙刷上涂毒药”。入院时精神检查显示:存在言语性幻听(评论性幻听)、被害妄想(坚信食物被投毒)、情感反应不协调(谈及被下毒时突然发笑);自知力部分缺失,否认“幻听是病”,认为“护士不让我收快递是和邻居一伙的”。

李女士的个人物品管理问题从入院当天就显现了:家属带来的物品包括5件未拆封的快递(自称“买了防监控手环”)、3把水果刀(“削苹果用,医院的刀不干净”)、一整盒未拆封的胰岛素笔(“预防他们给我下毒,我自己打营养针”)。更棘手的是,她坚持“所有东西必须放在床头抽屉,锁由自己保管”,拒绝护士检查。入院第3天,值班护士发现她的毛绒玩具里藏着半截碎瓷片,追问时她激动地喊:“这是我的护身符!你们想抢我的命!”

病例介绍这个案例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物品管理的深层思考: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如何通过物品管理帮助患者重建对环境的控制感?又该如何利用物品作为媒介,促进其社会功能康复?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针对李女士的情况,我们从“物品-患者-环境”三个维度展开了系统评估。

物品属性评估首先分类登记所有物品:日常用品(牙刷、毛巾、换洗衣物)、特殊物品(快递、刀具、胰岛素笔)、情感寄托物(毛绒玩具、旧照片)。逐一分析潜在风险:刀具、碎瓷片属“高风险物品”(可能自伤或攻击他人);胰岛素笔虽无直接攻击性,但患者因妄想可能误用于非治疗目的;快递包裹未拆封,存在“藏药、藏危险品”隐患;毛绒玩具等情感寄托物则是患者的“安全感来源”,强行没收可能激化情绪。

患者行为与认知评估通过观察和访谈,我们发现李女士的物品管理行为与症状高度相关:幻听发作时(每日16:00-18:00),她会反复检查物品是否“被动过”;被害妄想活跃时(如医生查房后),她会将物品转移至更隐蔽的位置(如床垫下);而当她服用奥氮平后情绪平稳时,能配合护士登记部分物品。认知方面,她对“危险物品”的判断完全基于妄想(“刀是保护我,碎瓷片能驱邪”),缺乏客观风险认知。

环境与支持系统评估病房环境方面,开放式病房允许患者保留部分私人物品,但需符合“无锐角、无毒性、可追踪”原则;家属方面,李女士的丈夫因工作繁忙,对患者病情认知不足,认为“带刀是她的习惯,没必要管”,需要加强家属教育。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结果,我们提炼出以下核心护理诊断:

有自伤/外伤的危险(与藏匿危险物品、妄想支配下的危险行为有关):患者因被害妄想藏匿碎瓷片,存在自伤或攻击他人风险。

知识缺乏(缺乏个人物品管理与病情关系的认知):患者无法识别物品潜在风险,认为“物品管理权”是“生存权”的象征。

潜在并发症(物品管理不当导致病情波动):如藏药(将药物夹在书里)可能导致漏服,诱发幻听加重;物品丢失(如旧照片)可能引发焦虑,甚至攻击行为。

社会功能障碍(与物品管理能力受损有关):患者因妄想拒绝参与集体物品整理活动,无法完成“自主分类、定期清理”等日常技能。

05护理目标与措施

护理目标与措施我们制定了“短期控风险、中期建认知、长期促功能”的三级目标,并设计了对应的个性化措施。

短期目标(入院1周内):消除可见危险,建立信任关系措施1:风险物品“协商式管理”改变以往“直接没收”的方式,与李女士共同制定《物品管理协议》:

高风险物品(刀具、碎瓷片):由护士保管,每日15:00(她情绪较平稳时)允许她“查看确认”,并解释“医院保管是为了防止被坏人拿走伤害你”(结合她的妄想逻辑)。

情感寄托物(毛绒玩具):保留,但约定“每周二、五由护士陪同检查”,检查时当着她的面轻柔翻看,避免破坏“安全感”。

快递包裹:与家属沟通后,由护士、患者、家属三方共同拆封,现场登记物品(如防监控手环实为普通电子表),用事实缓解她的妄想(“你看,这个手环和普通手表一样,没有监控功能”)。

措施2:建立“物品安全角”

短期目标(入院1周内):消除可见危险,建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