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活动正畸矫治器佩戴指导护理课件
01前言
前言作为从事口腔正畸护理工作十余年的护士,我始终记得第一次参与活动矫治器临床指导时的场景:12岁的小患者攥着矫治器,眼神里既有对牙齿变美的期待,又藏着对异物感的紧张。那时我便意识到,活动正畸矫治器的护理远不止“教患者戴和摘”这么简单——它需要我们用专业知识化解患者的焦虑,用细致指导帮助患者适应,更要用人文关怀贯穿整个矫治周期。
近年来,随着正畸技术的普及,活动矫治器因其可摘戴、价格相对亲民、便于清洁等特点,在替牙期儿童、轻度错颌畸形患者中应用愈发广泛。但临床中,我也常遇到这样的困扰:有的患者因佩戴时间不足导致矫治效果延迟,有的因清洁不当引发黏膜溃疡,还有的因恐惧疼痛自行停戴……这些问题让我深刻体会到:活动矫治器的成功,不仅依赖医生的精准设计,更需要护理团队系统、科学的佩戴指导与全程跟踪。
前言今天,我将结合临床真实病例,从护理视角拆解活动正畸矫治器佩戴指导的全流程,希望能为同行提供可参考的实践框架,也让患者更清晰地理解“如何与矫治器和平共处”。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先和大家分享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病例——这是我们科2024年10月接诊的11岁女孩小晴(化名)。初诊时,小晴的妈妈说:“孩子换牙后前牙‘地包天’越来越明显,笑起来都不敢露牙,我们怕影响她心理。”
经口腔检查,小晴的主诉为“前牙反颌(Ⅲ类错颌)”,具体表现为:
恒牙列早期(11岁),上颌乳侧切牙已脱落,恒侧切牙未萌;下颌乳尖牙滞留,恒尖牙埋伏阻生;
前牙反覆盖2mm,反覆合3mm,下颌可退至对刃位;
口腔卫生状况一般,牙龈轻度红肿,牙面可见软垢;
X线片显示上颌骨发育不足,下颌骨位置前移。
病例介绍医生评估后认为,小晴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骨龄11.5岁),适合通过活动矫治器(上颌前方牵引器+平面导板)进行早期干预,目标是促进上颌骨发育,纠正前牙反颌,为后续恒牙萌出及咬合调整创造条件。
小晴的案例很典型:替牙期儿童、轻度骨性错颌、家长及患者有改善意愿但缺乏矫治器使用经验。这类患者的护理指导需兼顾“技术指导”与“心理支持”,是活动矫治器护理的重点人群。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针对小晴这样的患者,我们的护理评估需从“生理-心理-社会”多维度展开,目的是精准识别需求,为后续护理诊断和措施提供依据。
健康史评估通过与小晴及家长沟通,我们了解到:小晴无系统性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但自幼有“咬上唇”的不良习惯(家长曾尝试纠正但未坚持);既往口腔治疗仅为乳牙龋齿充填,无正畸经历;日常饮食偏好软食(因“地包天”咀嚼效率低),刷牙习惯为“每天2次,每次1-2分钟”,使用硬毛牙刷。
身体状况评估1口腔局部检查:除前牙反颌外,小晴上颌侧切牙区牙龈轻度增生(因乳牙早失导致局部刺激),下颌乳尖牙松动Ⅰ度,口腔异味明显(软垢堆积所致);2牙周及黏膜状态:牙龈探诊出血(BI=2),颊黏膜光滑无溃疡,但双侧磨牙后垫区因矫治器试戴时边缘压迫有轻微发红;3咬合功能评估:下颌前伸位咬合紧,后退至对刃位时颞下颌关节无弹响,开口度3指(正常)。
心理社会评估小晴性格内向,提到“同学说我牙齿像‘小老虎’”时眼眶发红,对矫治器的第一反应是“会不会更丑?”;家长对矫治效果期待高,但对“每天戴多久”“如何清洁”等问题完全不清楚,甚至担心“戴矫治器影响吃饭”。
这一系列评估让我们明确:小晴的护理需求不仅是“教会佩戴”,更要解决她的美观焦虑、纠正不良习惯,同时帮助家长建立科学的矫治认知。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01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基于评估结果,我们梳理出以下4项主要护理诊断(按优先级排序):03依据:初戴时患者主诉“说话漏风”“后牙咬不上”,黏膜受压区发红,预计3-7天适应期内可能出现疼痛。2.舒适的改变:与矫治器初戴期异物感、局部压迫疼痛有关02依据:患者及家长对矫治器“戴多久”“怎么摘”“如何清洁”等关键问题无明确认知,需系统指导。1.知识缺乏(特定的):与活动矫治器佩戴方法、清洁要求、注意事项认知不足有关
潜在并发症:黏膜溃疡、牙周组织损伤、矫治器损坏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依据:患者口腔卫生习惯差(软垢堆积),使用硬毛牙刷可能损伤黏膜;摘戴方法不当可能导致矫治器卡环变形;长期佩戴清洁不到位易引发牙面脱矿。依据:患者因错颌畸形已有社交回避行为,家长对“是否能戴够时间”“会不会影响发育”存在顾虑。4.焦虑(患者/家长):与对矫治效果的不确定性、美观担忧有关
05护理目标与措施
护理目标与措施针对上述诊断,我们制定了“短期-中期-长期”结合的护理目标,并通过“一对一指导+动态随访”落实措施。
知识缺乏:目标1周内掌握正确佩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