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虚拟现实技术的民族建筑游览教学平台的设计.docxVIP

基于3D虚拟现实技术的民族建筑游览教学平台的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3D虚拟现实技术的民族建筑游览教学平台的设计

陈文进郭明明吴昊远郑奋李东方谢长勇

摘要:民族建筑是民族文化的承载物,蕴藏着深厚的人文信息。新时代下如何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建筑进行数字化开发,已成为国内传统文化推广教育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Unity平台的3D民族建筑交互游览平台,该平台以动画导览、沙盘模型、交互游览、游戏模式等不同模式为框架,将傣族三大著名建筑——曼飞龙塔、景真八角亭、曼阁佛寺在MAYA中制作出3D模型,还原了实际建筑的形状特点、雕刻装饰以及设计细节,并可通过交互体验建筑特色,这是一种提升民族文化教学趣味性和生动性的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164-2117(2018)13/14-0180-05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如何传承和发扬好民族文化,如何对民族文化展开教学使之更容易被接受,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民族建筑与民族文化关系密不可分,对民族建筑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的研究和教学当然不可或缺。然而目前对于民族传统建筑的研究和教学大多还停留在史料、图片和实地考察层次,其依据非常有限[2],这不仅不利于科研人员和学生获取相关信息,更不便于传播。当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三维虚拟现实技术因其具有易修改、操作简单、效果逼真的特点以及在Unity3D可实现人机交互的功能,可以对这些珍稀的民族建筑进行及时的信息挖掘与交流。[3]因此,利用3D虚拟现实技术将其转化为PC端具有可操作性的交互应用,可以弥补传统方法在研究和教学效果上的缺陷。

傣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其居民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靠边境的弧型地带。[4]傣族的建筑各具特色,尤其是上座部佛教传入后,四处可见的佛教建筑更是别具一格,展现着傣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傣族传统文化的教育离不开佛教教育,其教育内容必须根植于固有的文化资源,另外,其教育要想获取自身发展,还必须从傣族文化中获取动力。[5]针对现代化发展对傣族建筑的冲击和地理位置偏远不利于傣族建筑文化传播的现状,结合3D技术,对傣族三大著名传统佛教建筑曼飞龙塔、曼阁佛寺以及景真八角亭进行模型还原和交互的实现,是我们这项设计的主要目的。

1.曼飞龙塔

2.曼阁佛寺

曼阁佛寺屹立在风光旖旎的澜沧江东岸,位于素有“黎明城”之称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景洪市,是景洪市最古老的佛寺建筑。傣语中叫“洼曼阁”,意为中心佛寺。佛殿是佛寺的主体建筑,是一座无柱式重檐三坡面建筑。殿内十六根刷着红漆、雕刻花纹的红香椿圆木柱,顶天立地支撑着一个诸葛亮帽似的寺顶。佛殿中堂的西侧,置一个两米高的须弥座,上面供着四米高的镀金释迦牟尼像。檐边的瓦饰为卷叶状的“咪来”,这些装饰代表云彩,表示天界周围飘浮着云彩。[8]

3.景真八角亭

在设计层面上,我们要处理模型和场景的切换以及Xml文件的读取和存储等一系列问题。此软件的设计功能概述如上页图1所示,其中包括模型管理、场景管理以及系统管理三个模块。模型管理主要是对人物、建筑以及小游戏模型的移动转换,场景管理针对UI、摄像机以及模型事件进行展开,而在系统管理中则主要对数据文件、场景以及变量的输入与输出做调整。

民族建筑学习系统利用Unity平台,以3D动画导览、交互游览以及模型搭建游戏的方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及空间限制,实现学生以自主探索为导向的学习,具体分为四种模式(如图2):①仿真游览模式(如图3)。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可通过键盘和鼠标在建筑周围及内部进行游览,这也是本软件交互的体现之处,交互也就意味着自主学习,并且有利于建筑细节的展示。②自动导览模式(如图4)。这一模式中,场景与前一模式相同,不同点在于它自动展示观察建筑的方法,并且给各个建筑配有特定的语音解说,适用于不知道如何使用该软件或者对学习建筑的方法不清楚的学生。③搭建游戏模式(如图5)。将建筑模型进行拆分和拼搭,有利于学生对模型构造的掌握,同时,游戏的方式更能方便知识的接受和学习效果的检测。④动画导览模式(如下页图6)。在这一模式下,我们利用MAYA制作出3D动画,配以音乐及人声解说,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精致的画面、详细的介绍配合生动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作为最后一个模式,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回顾和复习效果。

该民族建筑学习系统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建立在民族建筑相关知识和史料的基础上,实现了模型的搭建与拆分、多模式学习、及时测试的融合,通过嵌入虚拟现实技术和3D动画,提高了学生对民族建筑以及民族文化的学习兴趣,不仅高效便捷,而且可以节约学习资源和克服实地学习的不便利性。

在MAYA里将建筑整体素材分别显示在正视图与侧视图,按数量添加预设Box、SphereCylinder等,按素材比例调节大小,根据建筑需要,挤出特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