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品南洋传统拉茶标准化制作教程与配方详解.docxVIP

饮品南洋传统拉茶标准化制作教程与配方详解.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饮品南洋传统拉茶标准化制作教程与配方详解

1.饮品名称与简介

产品名称

南洋传统拉茶

产品简介

这款饮品以浓郁的红茶为基底,搭配醇厚的淡奶,通过“拉制”工艺形成绵密泡沫,入口先有红茶的焦香回甘,接着淡奶的丝滑中和茶的厚重,泡沫带来轻盈口感,层次丰富且带有南洋特色;灵感源于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传统街头饮品,还原手工拉茶的经典风味,热饮暖身、冰饮解暑,是家庭餐厅展现异域风情的特色饮品。

2.配方与原料清单

红茶茶叶(阿萨姆CTC红茶):8克(选用碎茶形态的CTC红茶,萃取速度快,茶香浓郁,避免用条形红茶,拉制时易堵塞滤网)

淡奶(全脂):100毫升(脂肪含量8%,南洋拉茶专用,奶香醇厚,不可用鲜牛奶替代,否则缺乏传统口感)

白砂糖:20克(南洋拉茶经典甜度,若喜欢低糖,可减至15克;不建议无糖,会凸显茶汤苦涩)

纯净水:300毫升(用于冲泡红茶,提取茶香,需用常温纯净水,避免用自来水含杂质影响口感)

冰块:120克(冰饮专用,热饮可省略,用纯净水制作,提前冷冻6小时以上,确保质地坚硬)

豆蔻粉(可选):0.5克(用于增加风味层次,南洋传统配方常用,选用研磨细腻的豆蔻粉,用量不可过多)

肉桂粉(可选):0.3克(热饮专用,用于提升暖身风味,搭配红茶与淡奶风味协调)

3.所需设备与工具

电子秤(精度0.1克,用于精确称量红茶、淡奶、白砂糖等原料重量)

500毫升不锈钢拉茶壶(2个,南洋拉茶专用,壶嘴细长,便于控制“拉制”高度和流速,不可用普通杯子替代)

细滤网(孔径0.1毫米,圆形,直径10厘米,用于拉制时过滤茶渣,确保茶汤细腻,需搭配滤网架)

小型煮锅(容量500毫升,带不粘涂层,用于冲泡并煮沸红茶,防止茶汤糊底)

硅胶搅拌棒(耐高温,用于搅拌红茶与白砂糖,避免糖粒沉淀,同时辅助煮茶时搅拌茶汤)

温度计(量程0-100℃,用于监测煮茶温度,确保红茶萃取充分且不苦涩)

450毫升带盖陶瓷杯(热饮用,保温性好;冰饮用透明玻璃杯,便于展示泡沫层次)

冰格(用于自制冰块,若用成品冰块可省略,建议选用方形冰格,融化速度较慢)

小勺子(用于取豆蔻粉、肉桂粉等辅料,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保证卫生)

厨房纸巾(用于擦干拉茶壶外壁水分,防止“拉制”时打滑,同时清洁操作台面)

滤网架(用于固定细滤网,拉制时无需手持,解放双手控制拉茶壶,确保操作安全)

4.标准操作步骤

预处理红茶与器具:用电子秤称量8克阿萨姆CTC红茶,放入小型煮锅;将2个不锈钢拉茶壶、细滤网、滤网架用温水冲洗干净,擦干水分备用;提前将滤网固定在滤网架上,放置在操作台面中间,下方可垫一个小碗接滴落的茶汤,避免浪费。

原因:CTC红茶碎茶形态需直接煮制,提前放入煮锅便于后续萃取;拉茶壶擦干水分可防止“拉制”时打滑,确保操作安全;固定滤网架可避免手持滤网疲劳,同时保证滤网位置稳定,茶汤过滤均匀。

冲泡并煮沸红茶:向装有红茶的煮锅中加入300毫升纯净水,开中火加热,用温度计实时监测温度,加热至95℃时转小火,保持95℃煮3分钟(期间用硅胶搅拌棒搅拌2次,确保红茶充分萃取);若加豆蔻粉,此时加入0.5克,搅拌10秒使其融入茶汤。

原因:95℃是阿萨姆CTC红茶的最佳萃取温度,既能充分提取茶汤中的焦香物质和茶多酚,又能避免高温导致茶汤苦涩;煮3分钟可平衡茶汤浓度,过短则茶香不足,过长则苦涩味加重;加入豆蔻粉后搅拌,可让香料风味均匀融入茶汤,避免局部浓度过高。

初次过滤茶汤:将煮好的红茶汤通过细滤网过滤至第一个拉茶壶中,用硅胶搅拌棒背面轻轻按压滤网内的红茶渣,充分挤出残留茶汤(避免浪费),丢弃茶渣;此时茶汤约280毫升,加入20克白砂糖,用搅拌棒顺时针搅拌25秒,直至糖粒完全溶解,无沉淀残留。

原因:过滤茶渣可去除红茶碎末,确保茶汤细腻,“拉制”时不会堵塞滤网;按压茶渣能最大程度获取茶汤,减少原料浪费;白砂糖需在热茶汤中溶解,温度过高会导致糖分子碳化,95℃煮后降温至85℃左右,是溶解糖的最佳温度,避免苦涩且溶解充分。

南洋传统“拉制”工艺(核心步骤):将第一个拉茶壶中的茶汤(温度约80℃)倒入第二个拉茶壶中,操作时保持两个壶嘴高度差30厘米,让茶汤沿滤网(此时仍固定在滤网架上)缓慢流下,过滤掉可能残留的细小茶渣;重复“拉制”动作6次,每次拉制后观察茶汤泡沫,直至形成厚度1厘米的绵密泡沫(拉制过程中若茶汤温度低于60℃,需将其中一个拉茶壶放入温水中加热10秒,保持温度在65-70℃,确保泡沫稳定)。

原因:30厘米高度差是南洋拉茶的经典参数,既能让茶汤与空气充分接触形成泡沫,又能避免茶汤飞溅浪费;重复6次拉制可确保泡沫绵密且

文档评论(0)

zsw56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