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1
辽海版九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想象与创造》教学有感
站在九年级美术课堂的讲台上,每当翻开辽海版教材中《想象与创造》这一课,我总会想起第一次教这课时的忐忑——担心抽象的“创造”概念会让即将面临中考的学生觉得遥远,更怕刻板的教学会磨灭他们本就珍贵的想象力。如今几轮教下来,这堂课反而成了我和学生最放松也最惊喜的“灵感碰撞时刻”,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教学感悟,比教案上的文字更鲜活。
记得有次上课,我没有先讲理论,而是带了一摞看似“无用”的材料:旧报纸、碎布片、卷纸筒,还有学生们平时丢弃的塑料瓶盖。我把材料往讲台上一放,问他们:“如果把这些东西变成‘有故事的物件’,你们会想到什么?”教室里起初很安静,后排一个平时很少发言的男生犹豫着举起手:“我想把卷纸筒粘成一排,再贴上碎布,做一个‘流浪猫的小房子’,我们小区里有好几只流浪猫,冬天它们总躲在车底下。”他的话像一颗石子,瞬间打破了沉默,有学生说要把报纸折成书页,用瓶盖做装饰,做一本“会响的童话书”;还有学生想把碎布剪成星星形状,粘在纸板上做“夜晚的窗户”。看着他们眼睛里的光,我忽然想起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当教师放下“主导者”的姿态,把创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他们才能真正释放内心的想法。
不过,想象的落地往往需要一点“助推”。有个女生曾苦恼地说:“我想画‘会飞的城市’,但不知道怎么让它看起来不奇怪。”我没有直接教她构图,而是拿出几张城市建筑和云朵的图片,让她试着找建筑线条和云朵轮廓的相似处,再问她:“如果城市的街道像云朵一样弯曲,高楼的顶端长着翅膀,会不会更有画面感?”她盯着图片看了一会儿,突然拿起画笔:“老师,我想让城市里的人坐在气球上上班!”后来她的作品里,彩色气球载着小人和书包,在云朵般的屋顶间穿梭,画面里满是童真与巧思。这件事让我明白,教师的“专业性”不是体现在传授技巧上,而是在学生遇到瓶颈时,用温和的引导帮他们搭建“想象与现实”的桥梁——就像给迷路的人指方向,而不是替他们走路。
课堂上的小意外也常常带来惊喜。有一次,一个男生不小心把颜料洒在了画纸上,深色的墨渍晕开,他急得快要哭了。我走过去,指着墨渍说:“你看这像不像夜晚的森林?如果在周围添上发光的萤火虫和月亮,会不会变成一幅特别的画?”他愣住了,接着拿起白色颜料,在墨渍边缘点上点点亮光,又用黄色画了弯月亮。最后他的作品《墨渍森林》成了全班的焦点,连他自己都笑着说:“原来不小心洒的颜料,也能变成宝贝。”这件事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过程性评价”的意义——美术课的价值从来不是培养“完美的作品”,而是让学生在尝试、失误甚至意外中,学会接纳不完美,并用创造力把“不完美”变成独特的风景。
下课铃响的时候,总有学生舍不得放下画笔,有的会举着自己的作品跑来跟我分享:“老师,你看我做的‘会唱歌的杯子’,里面放了小石子,摇一摇会响!”有的会小声问:“下次课我们还能做这样的创作吗?”每当这时,我都会想起最初教这课时的担心——担心中考的压力会让他们失去对美术的兴趣。但现在我知道,只要我们给学生一点空间、一点引导、一点包容,他们内心的想象力就永远不会熄灭。这堂《想象与创造》课,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如何创作,更是如何用好奇的眼睛看世界;而它教给我的,是如何用温暖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如何在平凡的教学日常里,和他们一起守护那份珍贵的创造力。
其实,每一次教这堂课,都是一次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旅程。我看着他们从“不敢想”到“大胆做”,从“怕出错”到“敢尝试”,而他们也让我明白:美术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不是塑造,而是陪伴。未来再教这课时,我想带更多“奇怪”的材料——比如树叶、树枝、旧卡片,也想多留一点时间,让他们互相分享自己的想法。因为我知道,那些在课堂上迸发的小小灵感,那些藏在作品里的真实情感,终将成为他们成长中最宝贵的财富,而我能做的,就是做一个温柔的“守护者”,陪他们一起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奔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2024年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 VIP
- 跨文化交际:中英文化对比教师用书Unit 8 Keys and transcripts.docx VIP
- GBT24001-(2022年-2023年)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管理手册.pdf VIP
-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课件.pptx VIP
- 我的生日(课件)2025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上册 (2).pptx
- 通风系统工程设计方案(3篇).docx
- 高级置业顾问简历模板.docx VIP
-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6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确认鉴定申请表-模板.docx VIP
-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确认通知书.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