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和蟹(一)》教学有感.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虾和蟹(一)》教学有感

上完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美术第13课《虾和蟹(一)》,看着孩子们课桌上那些歪歪扭扭却满是灵气的虾蟹画作,指尖似乎还残留着刚才指导他们调颜料时沾上的水彩痕迹,心里满是暖意。这节课的初衷是让孩子们认识虾和蟹的外形特点,尝试用简单的绘画方式表现它们,但课堂上发生的点点滴滴,却比预设的教学目标更让我触动。

上课伊始,我没有直接拿出画稿讲解,而是提着一个装着小螃蟹的透明塑料盒走进教室。“快看!老师带了小客人!”话音刚落,孩子们的小脑袋就像雨后春笋般凑了过来,叽叽喳喳的声音瞬间充满了教室。“它的壳是圆圆的!”“还有八条小腿在动呢!”“老师,它的钳子好小呀,会不会夹人?”我笑着蹲下来,让塑料盒在每个小组都转了一圈,鼓励他们轻轻观察螃蟹的动态——有的螃蟹缩成一团,有的则试着用钳子扒拉盒壁。这时候,我想起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里提到的“情境性学习”,当孩子们真真切切看到活的螃蟹,用眼睛观察它的形态、用耳朵听它爬动的细微声响时,那些抽象的“椭圆形外壳”“分节的步足”,就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象,远比我在黑板上画十遍示意图都管用。

接下来到了动手绘画环节,我特意没有规定统一的画法,只是在讲台上摆了几幅不同风格的范画:有用水彩晕染出透明质感的虾,有拿油画棒涂出鲜艳颜色的蟹,还有用线条简单勾勒轮廓的简笔画。刚一开始,有几个孩子显得有些犹豫,拿着画笔迟迟不敢下笔。我走到一个小女孩身边,看到她的画纸上只画了一个小小的蟹壳,便轻声问她:“你觉得这只小螃蟹在做什么呀?是在水里游,还是在沙滩上爬呢?”她抬起头,眼睛亮晶晶地说:“它在找妈妈!”我接着说:“那找妈妈的时候,它的小钳子会不会张开呀?说不定还会挥动着小腿,跑得特别快呢!”听我这么一说,她立刻拿起画笔,在蟹壳下面添上了细细的小腿和张开的钳子,还在旁边画了几串小水泡,说那是螃蟹游过留下的痕迹。

在巡视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的想象力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有的孩子给虾画上了彩色的壳,说这是“会魔法的虾”;有的孩子把螃蟹的钳子画得特别大,说这样“就能保护好朋友了”;还有的孩子在画纸周围画了水草和小鱼,说要给虾和蟹“建一个大大的家”。有个小男孩因为不小心把颜料弄到了画纸上,急得快要哭了,我赶紧走过去,指着那片弄脏的地方说:“你看,这片颜色像不像水里的波浪呀?咱们可以把它改成水草,让小螃蟹在波浪里捉迷藏,好不好?”他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笑容,拿起画笔在弄脏的地方添了几笔,真的变成了摇曳的水草。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美术课不仅仅是教孩子画画,更重要的是保护他们的创作热情和想象力。当孩子出现失误时,与其批评指责,不如引导他们将“失误”转化为创作的一部分,这正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美术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想法,让他们在创作中感受到快乐和自信。

课快结束的时候,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贴在教室后面的展示墙上,围成一个大大的“虾蟹乐园”。每个孩子都兴奋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画,有的还拉着我去看他们的作品。一个平时比较内向的孩子,第一次主动举起手,想要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画:“我的虾是爸爸,它带着小虾宝宝去散步,旁边的小鱼是它们的邻居。”说完之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的脸上露出了腼腆又骄傲的笑容。看着孩子们叽叽喳喳、满脸自豪的样子,我心里满是感动。这节课,我没有教给他们多么复杂的绘画技巧,却让他们感受到了美术创作的乐趣,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中生物的喜爱。

回想这节课,有欢笑,有意外,也有满满的收获。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我深知每一节课都是一次与孩子心灵的对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带着这份初心,多给孩子创造观察和体验的机会,多倾听他们的想法,用平实的语言、温暖的态度,陪伴他们在美术的世界里快乐成长。因为我知道,那些在画纸上跳跃的色彩和线条,不仅是孩子们对世界的认知和表达,更是他们童年最珍贵的回忆。

文档评论(0)

美在当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