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1
冀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5.凸版版画教学有感
第一次带着九年级学生接触凸版版画时,我特意提前在教室里挂了几幅简易的木刻版画作品——不是名家大作,而是往届学生刻的小猫、老槐树,甚至还有歪歪扭扭的球鞋。上课铃响时,后排一个总爱趴着的男生突然抬起头,指着那幅球鞋版画问:“老师,这真是学生刻的?我也能刻出这样的吗?”就是这个瞬间,我忽然明白,凸版版画教学的第一步,从来不是讲解技法,而是帮学生打破“我不行”的心理壁垒。
备课时我翻了好几遍教材,冀美版这一课把凸版版画的步骤拆解得很细,但真正走进课堂才发现,理论和实践之间隔着“怕出错”的鸿沟。有个女生拿着刻刀半天不敢下刀,指尖都泛白了。我没直接教她怎么刻,而是从抽屉里拿出几块废橡胶板:“你看,我上次想刻朵花,结果把花瓣刻断了,你帮我看看,这断了的地方能不能改成别的?”她凑过来摆弄了一会儿,突然眼睛亮了:“老师,像小蝴蝶的翅膀!”那天她不仅自己完成了作品,还帮同桌把刻坏的线条改成了藤蔓。后来我才意识到,这种“容错教学”其实暗合了建构主义理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当他们在“修复错误”的过程中主动思考,技法反而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上课前我总担心安全问题,毕竟刻刀不算温和。后来我想了个笨办法:把自己的手当作“教具”。第一次示范握刀姿势时,我故意放慢动作,让学生看清楚手指如何避开刀刃,还笑着说:“你们看,老师的手要留着给你们改作业呢,可不敢受伤。”没想到这个小举动效果出奇地好,之后每次练习,学生都会互相提醒“手指别靠太近”,甚至有个男生把刻刀递给同桌时,特意把刀刃朝向自己。有次批改作业,我发现一张版画的角落刻着小小的“安全第一”,瞬间觉得,比起反复强调规则,让学生从心底里在意彼此的安全,才是更有效的教育。
凸版版画最迷人的地方,在于每个人刻出来的线条都带着自己的脾气。有个平时很内向的女生,刻的线条却格外大胆,甚至有些“粗糙”。我没说“这里要刻得更光滑”,而是蹲下来问她:“你刻这些线条的时候,在想什么呀?”她小声说:“我想画我奶奶种的向日葵,风一吹,叶子就是歪歪扭扭的。”我恍然大悟,原来那些看似不规整的线条里,藏着她对生活的观察。那天的点评课上,我特意把她的作品放在投影下,让大家看那些“歪歪扭扭”的线条如何表现出风吹向日葵的动态。后来她悄悄告诉我,这是她第一次在课堂上敢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这件事让我明白,美术教学不是培养“标准的匠人”,而是守护每个学生独一无二的表达,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宇宙”,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帮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
有次下课后,一个男生拿着没刻完的版画过来,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想把我们班篮球赛的场景刻上去,可是总刻不好球员的动作。”我没有直接教他怎么画,而是让他回忆比赛时最难忘的瞬间。他眼睛一亮:“上次小明投三分,球进的那一刻,大家都跳起来了!”我帮他找了几张篮球赛的照片,让他先在纸上画下那个“跳起来”的瞬间,再把画面简化成线条。一周后,他拿着完成的版画过来,虽然球员的脸刻得很简单,但那些向上扬起的手臂、跳跃的姿势,却充满了力量。看着他兴奋的样子,我忽然觉得,教学其实就像刻版画,不是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刻”在学生身上,而是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经历、情感“刻”进作品里,让美术真正成为他们表达自我的方式。
现在再翻学生的版画作业,每张作品都像一段小小的故事:有刻着校门口老槐树的,有刻着妈妈织毛衣的,还有刻着课间十分钟打闹场景的。有时候我会想,多年后他们或许会忘记刻刀的握法,但一定会记得某个下午,自己曾专注地握着刻刀,把心里最珍视的东西,一点点刻进橡胶板里。而对我来说,这些带着温度的作品,也是教学路上最珍贵的礼物——它们不断提醒我,教育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师生之间相互启发、共同成长的旅程,就像凸版版画的制作,每一刀下去都有惊喜,每一次互动都藏着感动,而这些,正是教学最动人的地方。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