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浙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0课《心灵的慰藉》教案_可搜索.pdfVIP

2025浙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0课《心灵的慰藉》教案_可搜索.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灵的慰藉》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1、艺术表现:学会通过观察作品的视觉元素、题跋等,分析艺术家如何借助创作表达心境、

获得心灵慰藉。

2、文化理解:中外艺术在题材选择、表现手法上的异同,以及艺术能够抚慰心灵的内在逻

辑。

3、审美感知:中外艺术家在人生困境中借助艺术创作疗愈心灵的具体案例与作品特点。

4、情感共鸣:学会运用艺术语言、借助创作表达心境、获得心灵慰藉。

教学重点:

理解艺术创作与心灵慰藉的关系,把握中外艺术家在作品中寄托情感与人生境遇的联系。

教学难点:

通过中外作品的对比赏析,深入感知不同文化背景下美术抚慰心灵的共通性与差异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不开心、感到沮丧或压力大的时候,会通过什么方式来调节情绪、

让自己心情变好?

小结:艺术家们遇到人生难题时,也有自己的“解压法宝”当他们遭遇挫折时,是怎么将美

术变成“心灵创可贴”的呢?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二、新课讲授。

1、传统画家的心灵慰藉

(1)北宋的苏轼,也就是苏东坡,大家对他有什么印象?

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至黄州,即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其诗文被政敌

摘取字句,诬陷为“讥刺朝政”“怨谤皇帝”他被捕入狱近百日,险些被判死刑,后经亲友

营救,最终贬为黄州。

(2)苏轼人生特别坎坷,因得罪权贵被贬到黄州,没钱没地位,当一个人遭遇这样的人生

重击,会怎么抒发内心复杂情绪呢?

出示作品:《黄州寒食诗帖》书法北宋苏轼

《潇湘竹石图》(局部)中国画北宋苏轼

(3)苏轼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了《黄州寒食诗帖》?从书法作品的笔触、线条中你能感受到

这种心情吗?

A.欣赏思考:苏轼写“年年欲惜春”时,第二个“年”用点带过,这种随性处理,能让你感

受到他书写时怎样的心境?

作品赏析:第二个“年”的简化,是情绪的“轻抛”,把反复被贬的苦闷,用最省力气的

笔触,泄成一声无声叹息。

B.欣赏思考:“花”与“泥”笔画勾连,结合苏轼从“高人一等”到被贬的经历,说说这

处连笔藏着他怎样的人生领悟?

作品赏析:蒋勋老师认为这是苏轼领悟到了“一直把自己当花,你当花你就娇贵,你就不能

够下来”。我们都知道古代文人清高。他们看谁都觉得不顺眼、俗气、显得自己很娇贵,曾

经苏轼也是这样,因写得一等一好文章,二十出头就声震朝野,直到乌台诗案,到了监狱一

样是个饿了要有饭吃,憋急了要拉屎的人:到了谪居之地一样是个要下地干活,馋了要讨酒

喝的人。也是在这样的境遇里,苏轼开始结交当时这个社会最底层的人,道士、琴师、卖酒

的、开药店的……可恰恰正是因为这时候,苏轼这朵“花”落到了“泥”上,才能活得真实

不矫情。

C.欣赏思考:写“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时,“空、寒、破、湿”用字和字体形态,

如何强化了他的悲凉感?

作品赏析:“空、寒、破、湿”本身就冷,就连破字的边都没包住,一也是破碎的,字像他

的生活支离破碎。

D.欣赏思考:“纸”字最后一笔拉长露锋芒,对比“做人忌讳锋芒毕露”,苏轼此刻为何要

“显露锋芒”?

作品赏析:尖锐的笔锋,就像是一把刀一样,对于中国人来说,做人最忌锋芒毕露,可苏轼

在这里偏偏要把锋芒显露出来然后戛然而止,发出了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4)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帖》

《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被贬黄州时的泣血之作。仕途遇挫、生活清苦,让他满心悲凉。

可书法里,随性的点画、断连的笔锋,把委屈、不甘、对人生的感悟,都呈现在纸上。129

字,没刻意炫技,却让我们摸到他被贬后的心碎与挣扎,这就是艺术的力量——把苦难熬

成“心灵解药”。

2、外国画家的心灵慰藉

(1)外国艺术家的心灵独白和中国的艺术家有什么不同?

出示作品:雾海上的旅人油画1817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德国)

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弗里德里希,年幼时亲人相继离世,内心充满悲痛和孤独。他说

’艺术唯一真切的源头就是我们的内心’。大家看《雾海上的旅人》,画面中的旅人站在山顶,

俯瞰着被雾笼罩的山川,你们有什么感受?

冷色调、孤独的人影,这画面是不是既壮丽又带着一丝孤独?这正是他内心世界的体现,

他通过描绘自然风光来慰藉自己孤独的心灵。

(2)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人生选择很特别,他放弃了证券经纪人的工作,来到塔希提岛。

大家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吗?

用艺术表现质朴、纯粹的原始生活,一种没有经过规则和文明束缚的生命力。这幅作品,

画面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呈现出生命的自然状态,他把生命力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uzuz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