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
1.学习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3.体会作者内心的忧思。
重难点:
学习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导入:
1.“故都”二字会让你产生怎样的情感体验?试着给“故”组词。
明确:
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进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与刚回家相比,诗人对家乡生活了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离开家乡的时间太久了,如今觉得老家的变化太大了,只有门前的如明镜般平静的湖水还跟以前一样,在春风下泛起的波澜与从前一样。
2.提问:请大家思考,是诗人的家乡变了还是诗人自己变了?
明确:
故乡没有变,变的是人的经历与情感。有一句话叫做“回不去的故乡”。就好比你现在重回小学校园和你上小学时的感受是一样的吗?现在故地重游,会不自觉地回忆过去,怀念当年的无忧无虑、天真浪漫。但你会发现,眼前的校园却不属于你。这就是回不去的故土。为什么会回不去,因为你的经历变了,而这些经历就是你情感的来源。同样作者也是,看文章第一段“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话说明作者经历过许多地方的秋天,最后得出“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样的情感体验。
“都”首都,都城的意思。一般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中心,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所以再来读“故都的秋”给我们传达了两个信息,第一个是作者对北平的秋的眷念之情,第二个就是北平的秋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阅读全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全文,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思考每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总起(1—2)——思秋之意(对北国之秋的感受,对南国之秋的感受,抒发向往之情)
分写(3—12)
描写(3—11)—绘秋之美(秋庭晨景、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枣奇景)
议论(12)——赞颂北国之秋
总结(13—14)恋秋之情(直接抒发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
2.抓住文眼,圈出文中提纲挈领的句子,概括故都的秋的特点。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三、赏秋景
请快速阅读第3—11段,思考作者分别描写了哪几副秋景图来体现“清、静、悲凉”,请用五个字分别概括这几幅图。
1.小院秋晨图
(1)景物(意象):
一椽破屋荒凉、衰败、沧桑
一碗浓茶清闲、耐人回味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视觉,高远清爽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听觉,以声衬静
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悠闲惬意
喇叭似的牵牛花悠闲惬意
尖细且长的秋草悲凉
(2)理解句子: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思考:作者为什么喜欢蓝朵而最不喜欢红色,而且牵牛花底下还要有“疏疏落落的秋草”作陪衬?
明确:
牵牛花,显出作者主观的喜好:
蓝色(宁静而淡远)
白色(纯净而雅洁)
紫黑色(虽然清冷,却又沉重了点)
淡红色(尽管淡,但毕竟又鲜艳了些)
—回避暖色,偏好冷色,突显清冷
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显示出生命的衰败,给人以悲凉之感。
情感:所描绘的景物无一不显示出环境清幽、萧瑟,透露出作者悠闲中的孤寂、落寞。
描写手法:视听结合、以动衬静,写出了观赏景物时的心态、动作,表现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和忧虑之情。
2.秋槐落蕊图
(1)这幅画面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特点的?
静:“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其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清:“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
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
(2)赏析句子(表现手法+作用):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徽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膩,又觉得清闲.....
明确:作者调动听觉(“声音也没有”)、嗅觉(“气味也没有”)、触觉(“极微细极柔软”)、视觉(“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多种感觉来与“落蕊,既说明只有在心静的情况下才能如此细腻地去品味落蕊的情状,也点出了秋味中的清、静、悲凉。
3.秋蝉残鸣图
(1)意象:秋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初中语文】《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初中语文】《秋天的怀念》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 【初中语文】《背影》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初中语文】《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初中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 【初中语文】《我的白鸽》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 【初中语文】《美丽的颜色》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 【高中语文】《静女》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pptx
- 【高中语文】《将进酒》课件.pptx
- 【高中语文】《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最近下载
- ASUS华硕主板大师系列Z97-A 用户使用手册 (繁体中文).pdf
- 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华南农业大学.pdf VIP
- CVC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RCA分析与PDCA项目报告.pptx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6课《好的故事》教学设计(教案).docx VIP
- 《蛋白质构象病》课件.pptx VIP
- 正方体的表面积(优秀 ppt课件).ppt VIP
- 《丝绸之路的传奇历程》课件.ppt VIP
- 2025年贵州省面向优秀村(社区)干部专项招聘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26课《好的故事》一等奖教学设计(教案).doc VIP
- 《海蒂》读书心得体会.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