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小班如厕礼仪课件
演讲人:
日期:
06
复习与巩固
目录
01
课程介绍
02
如厕前准备
03
如厕过程规范
04
如厕后卫生习惯
05
安全与礼仪要点
01
课程介绍
教导幼儿如厕后必须洗手,并正确使用肥皂或洗手液,避免细菌传播,保障个人和公共卫生安全。
强化卫生习惯养成
引导幼儿在公共场合如厕时遵守秩序,如排队、轻声关门等,培养尊重他人隐私和公共规则的意识。
提升社交礼仪意识
01
02
03
04
通过系统化的教学,帮助幼儿掌握如厕的基本步骤,包括脱裤、坐便、擦拭等动作,逐步减少对成人的依赖。
培养幼儿独立如厕能力
针对部分幼儿对陌生环境如厕的恐惧心理,通过情景模拟和鼓励式教学,帮助其建立安全感与自信心。
缓解如厕焦虑情绪
课程目标与意义
适用对象说明
幼儿园小班学生
课程内容设计符合3-4岁幼儿的认知水平,采用图片、儿歌等互动形式,便于低龄儿童理解与模仿。
特殊需求儿童
家庭教育延伸
针对发育迟缓或感官敏感的幼儿,提供个性化指导方案,如使用视觉提示卡片或辅助工具,确保教学包容性。
课件附带家长指导手册,便于家庭与幼儿园协同巩固如厕礼仪,保持教育一致性。
如厕前礼仪
教导幼儿识别身体信号,主动表达需求;进入厕所前需敲门确认无人,养成轻声关门的习惯。
如厕中规范
指导正确使用马桶或便盆,避免踩踏或玩耍;强调纸巾用量适中,并将废弃物丢入指定容器。
如厕后清洁
演示从前往后擦拭的方法(尤其针对女童),确保清洁到位;必须完成洗手七步法,并擦干双手。
公共场合礼仪
在幼儿园或外出时,需排队等候并保持安静,不窥探他人隔间,尊重隐私与社会公德。
基本礼仪概述
02
如厕前准备
需求识别方法
观察身体信号
教导幼儿通过感知腹部压力、尿意等生理信号识别如厕需求,培养身体感知能力。
01
02
03
04
固定时间提醒
根据幼儿日常活动规律,设定合理的如厕时间间隔(如餐后、活动前),帮助建立规律习惯。
语言表达训练
鼓励幼儿用简单词汇(如“上厕所”“尿尿”)主动表达需求,减少因沟通不畅导致的意外情况。
情绪行为观察
注意幼儿突然焦躁、坐立不安等行为变化,及时引导其确认是否需要如厕。
物品准备清单
准备适合幼儿使用的柔软纸巾、湿巾、儿童专用马桶垫圈,确保清洁舒适。
卫生用品
01
携带更换的内裤、外裤及袜子,以应对突发状况,避免因衣物潮湿引发不适。
备用衣物
02
配备便携式洗手液、免洗消毒喷雾,用于如厕后手部及环境清洁,降低细菌传播风险。
清洁消毒工具
03
根据幼儿身高提供脚踏凳、扶手等辅助工具,增强如厕时的安全性和独立性。
辅助设施
04
地面防滑处理
设施高度适配
确保马桶、洗手台高度适合幼儿使用,必要时调整或增加辅助装置。
危险物品排查
移除厕所内尖锐物品、化学清洁剂等潜在危险品,避免幼儿误触或误食。
检查厕所地面是否干燥、铺设防滑垫,防止幼儿因地面湿滑摔倒受伤。
隐私与通风
检查隔间门锁是否可用,保障隐私;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异味影响幼儿如厕体验。
环境安全检查
03
如厕过程规范
正确姿势指导
坐姿规范
指导幼儿保持背部挺直,双脚平放于地面或脚踏板上,避免身体前倾或后仰,确保如厕时重心稳定。
蹲姿要点
若使用蹲厕,需示范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弯曲成90度,双手可扶墙或栏杆以保持平衡,防止滑倒。
衣物整理
教导幼儿提前将裤子褪至膝盖以下,避免如厕时衣物拖地或沾染污物,结束后需及时拉回并系紧。
清洁步骤演示
卫生纸使用
演示折叠卫生纸的正确方法(至少两层),强调从前往后擦拭(尤其对女童),避免细菌感染,并指导丢弃至垃圾桶。
01
清洁范围确认
通过图示或模型展示需清洁的身体部位,确保幼儿理解擦拭的完整性和彻底性,避免残留。
02
洗手关联教育
提醒幼儿清洁后必须洗手,并衔接后续洗手步骤的讲解,强化卫生习惯的连贯性。
03
按钮/把手操作
教育幼儿避免反复冲水或玩耍冲水设备,解释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的责任感。
节水意识培养
故障应对
告知幼儿若发现冲水失效或水箱漏水,应立即报告老师或保育员,不可自行处理或忽略问题。
详细示范冲水装置的使用方法(按压式、旋钮式或感应式),强调需按压到底或停留足够时间以确保彻底冲净。
冲水操作要求
04
如厕后卫生习惯
洗手标准流程
湿润双手并涂抹肥皂
使用流动水充分湿润双手后,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于手心、手背、指缝及手腕处,确保全覆盖。
冲洗与擦干
用流动水冲净泡沫,避免残留,随后用干净毛巾或一次性纸巾擦干双手,防止细菌滋生。
揉搓至少20秒
按照“内外夹弓大立腕”七步洗手法,依次搓洗手心、手背、指缝、指背、拇指、指尖和手腕,彻底清除污垢和细菌。
清洁物品处理
厕纸正确丢弃
使用后的厕纸应折叠后投入垃圾桶,避免直接接触垃圾桶边缘,减少污染风险。
消毒湿巾分类处理
含酒精或其他消毒成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