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房缺-室缺矫治术后冠状动脉分支闭塞的护理个案.docxVIP

经皮房缺-室缺矫治术后冠状动脉分支闭塞的护理个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皮房缺-室缺矫治术后冠状动脉分支闭塞的护理个案

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其中房间隔缺损(ASD)与室间隔缺损(VSD)并存的复合畸形因解剖结构复杂,治疗难度较高。经皮介入封堵术凭借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已成为部分简单先心病的首选治疗方式,但术后仍存在冠状动脉分支闭塞等严重并发症风险,发生率约0.1%-0.3%,若未及时发现和干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心功能衰竭甚至死亡[1]。本文通过对1例经皮房缺-室缺矫治术后并发冠状动脉分支闭塞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与干预措施,为临床护理此类患者提供参考。

一、案例背景与评估

(一)患者基本资料

患儿男性,5岁,体重18kg,因“发现心脏杂音5年”入院。患儿系足月顺产,出生时体重3.2kg,生后常规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无明显口唇发绀、呼吸困难、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曾于当地医院行心脏超声检查提示“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室间隔缺损(膜周部)”,因当时缺损较小,医生建议定期随访。近半年患儿活动后出现轻微气促,复查心脏超声提示缺损较前增大,为求进一步治疗收入我院心血管外科。患儿既往体健,无过敏史,无传染病史,预防接种按时完成,父母均健康,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先天性心脏病病史。

(二)入院时病情评估

1.一般情况:体温36.8℃,脉搏9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95/60mmHg,血氧饱和度97%(自然空气下)。患儿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营养中等,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呼吸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搏动范围正常,未触及震颤;心率98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P2稍亢进。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肿大,肠鸣音正常。四肢无畸形,关节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水肿。

2.辅助检查:①心脏超声(入院当天):左心房前后径28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35mm,右心房前后径25mm,右心室前后径20mm,室间隔厚度6mm,左心室后壁厚度6mm;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大小约12mm×10mm,左向右分流;室间隔缺损膜周部,大小约8mm×6mm,左向右分流;肺动脉收缩压35mmHg(轻度增高);心功能EF值65%。②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102次/分,大致正常心电图(各导联QRS波群形态正常,ST-T段无明显异常)。③胸部X线片:双肺纹理稍增多,心影轻度增大,心胸比0.52。④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6.8×10?/L,中性粒细胞比例52%,淋巴细胞比例45%,血红蛋白125g/L,血小板230×10?/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1.5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5s,纤维蛋白原2.5g/L;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均在正常范围。

(三)手术相关评估与过程

患儿入院后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证,经科室病例讨论后,决定行“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经皮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前向患儿及家属详细告知手术目的、过程、可能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术前1天予禁食禁饮,备皮,遵医嘱予苯巴比妥钠50mg肌内注射镇静。

手术于入院第3天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进行。患儿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穿刺右侧gu静脉,置入6F鞘管,行右心导管检查:右心房压力12/5mmHg,右心室压力35/5mmHg,肺动脉压力32/15mmHg,肺毛细血管楔压10mmHg,肺循环血流量(Qp)5.2L/min,体循环血流量(Qs)3.8L/min,Qp/Qs=1.37。随后穿刺右侧gu动脉,置入5F鞘管,行主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起源及走行正常,未见狭窄或闭塞。

首先行室间隔缺损封堵:经gu静脉送入导丝至左心室,沿导丝送入输送鞘管至室间隔缺损处,选择直径10mm的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国产镍钛合金封堵器),在X线透视下释放封堵器,复查超声及造影提示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接着行房间隔缺损封堵:经gu静脉送入导丝至左心房,沿导丝送入输送鞘管至房间隔缺损处,选择直径14mm的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国产镍钛合金封堵器),释放后复查超声及造影提示封堵器位置合适,无残余分流。手术过程顺利,历时约90分钟,术中出血量约5ml,未输血。术后拔出gu动脉及gu静脉鞘管,压迫止血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返回心血管外科监护室(CCU)。

(四)术后并发症发生与评估

患儿返回CCU后,立即给予心电监护、血压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面罩吸氧(氧流量3L/min),持续静脉泵入多巴胺(5μg/kg·min)维持循环稳定。术后2小时,患儿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哭闹不止,诉心前区疼痛(因患儿年幼,表现为双手拍打胸部、面色痛苦),同时心电监护提示心率骤降至55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