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牟钟鉴(中国社科院宗教所研究员)
陈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持人:感谢两位学者接受邀请。今天我们是儒道“对”话,而不是学者“谈”儒道。我想强调的是,既然是对话,就难免有论辩、有交锋。这种碰撞是读者和我都想看到的。首先请问,先有道还是先有儒?
陈来:儒道关系历史悠长。春秋末战国初,显学是儒墨,道家因不游学诸侯、不聚徒讲学,并非显学,而讲学是孔子首创。汉初道家成为显学,甚至超越儒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彼时儒道对立格局形成,但后续发展中互补性凸显。冯友兰先生提及,魏晋部分道家趋近儒家,宋代部分儒家靠拢道家,可见二者并非完全对立,冯先生自身亦是儒道互补,曾有“冯老道”之称。他认为道学是吸收道家思想的新儒家,古典儒家功利性强、超脱不足,道家则偏玄虚、不够现实,故当被问“是否最喜欢儒家”时,他答“最喜欢道学”。
牟钟鉴:至今仍有人将中国文化仅归为孔子与儒学,忽视道家传统。实则中国文化是阴阳之学,儒与道便是阴阳的两面,缺一不可。近代魏源最早提出此观点,林语堂亦言儒道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冯友兰在《新原道》中,将“极高明而道中庸”视为中国哲学精神——“极高明”的玄虚与超越精神,道家贡献最大;“道中庸”的现实主义与入世精神,儒家贡献最著,二者统一构成中国哲学核心。
陈来:我认同儒道阴阳互补的观点,文化发展本就是对立统一的过程,一阴一阳既是宇宙规律,也是文化规律。但需强调,逻辑上有正题才有反题、有肯定才有否定、有阳才有阴,不能说否定或说阴先出现。
主持人:儒家对“三代”持肯定弘扬态度,道家则是批判态度,可道家批判的尺度又源于肯定,且老子的“肯定”似早于儒家,这一“先”在何时?
牟钟鉴:老子开创的“道”根源深厚,其思想或较多保留母系氏族文化遗风,具平等性与古朴性,常用“谷神”“玄牝”等女性词汇形容大道母体性,有学者认为老子哲学是女性智慧的升华,而儒家文化偏向男性文化。司马迁《史记》记载老子比孔子大20—30岁,孔子向老子问礼亦有典籍佐证,老子批判的是礼乐文化的缺点,非针对孔子。
陈来:若以“一阴一阳之谓道”喻儒道,儒家为阳、道家为阴是合理的。但将老子思想溯源至母系社会,目前缺乏明确线索;而儒家继承夏商周三代文明,线索清晰。老子与孔子作为历史人物是同时代的,学界通常认为现存《老子》文本体系完成于战国前期,中国哲学史先讲孔子,因司马迁已难厘清《老子》作者。儒道对立统一的格局,已成为中国文化基因,冯友兰就以李白(道)、杜甫(儒)为例,说明二者代表的文化倾向。
主持人:中华文明靠什么发展至今?
陈来:儒家在中华文明传承中作用关键。三代文明体现在“六经”,其传承动力源于孔子及其门人——他们以强烈的文化自觉,传承、总结、发展、提升“六经”,让中华五千年文明未间断。老子批判“礼”的流弊,但“礼”是文明的重要形式:喝开水、饮茶皆属“礼”,它标志人摆脱自然状态,凝结文化进步。儒家重视“礼”,主张文明向前发展,且注重群体性,研究群体生活规则,为中华民族在广疆域、多人口下长期延续提供了社群智慧。此外,儒家人生观强调刚健有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能推动人积极克服困境,通过“立功”实现物质与精神满足,助力文明发展。
牟钟鉴:儒家的文化自觉,部分源于道家的存在。道家对儒家既有外部批判提醒,也有内部营养输送——文化发展既需动力系统,也需调节制约系统,道家的批判更具根本性。同时,道家为社会提供了宽容性:仅靠儒家的凝聚力不够,大群体中需允许个人自由发展,民众才愿留在共同体中。如宋明理学“存天理,去人欲”过度强调“公”,压抑“私”与个体创造性,而道家能给予个体相对自由的空间。
陈来:道家“无为”确有价值,庄子虽更具出世色彩、隐士性格,但在形而上学与精神境界层面有深入探讨,还将哲学与艺术结合,在美学领域贡献超过儒家,《红楼梦》提及的美学传统便源于道家脉络。不过,儒家对“无为而治”并非否定,孔子曾言“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只是儒家秉持现实主义,认为“无为”难实现,故更重从现实出发经世济民,难免让人“累”,而道家恰能补充这一点。
牟钟鉴:道家“无为”蕴含深刻智慧,并非消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以柔克刚”,柔是韧性,能赋予生命厚度与弹性,可成为策略学的理论支持。且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多是儒道互补:冯友兰先生虽以儒家立场积极研究儒学、受批判最多,却能从容泰然;张岱年先生有强烈的家国责任感,逆境中也能默默调整、坚持做事,这种调节精神正来自道家。反观梁巨川、王国维,便因缺少道家修养,在困境中选择极端方式。
主持人:儒家自身能否产生超越性的东西?
陈来:早期儒家侧重现实入世,经儒释道融合后,宋元明清道学已吸收大量超越性内容——它不仅从佛道汲取理论思维,还提升了人生境界,成为“新儒家”。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2年全国新高考语文真题2卷《东观汉记之吴汉》详细注解及译文.docx
- 2025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作文导写:“火车开进了台儿沟”.docx
- 2025年高中语文《过秦论》基础知识检测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赤壁赋》拓展阅读训练含答案.docx
- 2025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江城子·密州出猎》预习训练含答案.docx
- 2025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作文“那件小事,真暖”真题解析附范文.docx
- 2025年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作文导写:谷子经济.docx
- 2026届广东省高三语文10月调研卷主题作文导写+10篇范文:做这个有什么出路?.docx
- 2026届深圳市高三语文一模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共振之危与阻尼之智.docx
- 2025年拍卖师慈善拍卖项目整体策划与方案设计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拍卖师从危机中寻找机遇的品牌重塑策略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拍卖师房地产在建工程拍卖的成交确认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拍卖师后疫情时代消费心理与投资偏好对拍卖市场的影响分析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拍卖师激励性语言的文化适应性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拍卖师拍卖纠纷处理中的心理学应用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企业人力资源劳动合同模板.docx
- 2025年拍卖师拍卖APP的用户体验与沟通设计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2025年拍卖师应对竞买人恶意串通与围标的控场策略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 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合气体检测分析系统.pdf
最近下载
- 人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爱集体爱劳动--传承中华美德》每节课精品教案汇编(含三个精品教案).doc
-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路径.pdf
- 管综模拟卷(四)答案.pdf VIP
- 机器人切割设备操作工岗位职责说明.doc VIP
- Q-CR 562.4-2018-铁路隧道防排水材料 第4部分:排水盲管与检查井.pdf VIP
- 《培养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研究》中期汇报材料.docx VIP
- 农业保险+期货介绍.pptx VIP
- 11《我们都是热心人》第2课时(课件)2025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pptx
- 管综模拟卷(三)答案.pdf VIP
- 疾病控制中级(归纳总结)..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