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国学知识比赛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论语·为政》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的“立”指的是()
A.成家立业B.确立道德准则C.通晓六艺D.职位稳固
答案:B(朱熹注“立,能自立于道”,指确立人生的道德与价值准则)
2.《诗经》“六义”中“赋比兴”属于()
A.表现手法B.诗歌体裁C.音乐分类D.语言风格
答案:A(《毛诗序》将“风、雅、颂”列为体裁,“赋比兴”列为表现手法)
3.以下哪部著作被称为“群经之首”?()
A.《尚书》B.《周易》C.《礼记》D.《春秋》
答案:B(《四库全书总目》称《周易》“推天道以明人事”,为儒家经典核心)
4.成语“朝三暮四”出自()
A.《孟子》B.《庄子》C.《列子》D.《韩非子》
答案:B(《庄子·齐物论》以“狙公赋芧”寓言阐释事物本质不变、形式变化的哲理)
5.“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对()的创作宣言
A.《汉书》B.《后汉书》C.《史记》D.《资治通鉴》
答案:C(《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自述《史记》创作目的)
6.唐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主张是()
A.恢复骈文传统B.提倡文以载道C.追求辞藻华丽D.模仿汉魏乐府
答案:B(韩愈、柳宗元主张以古文(散文)取代骈文,强调文章的思想性与社会功能)
7.“程朱理学”中的“程”指的是()
A.程颢、程颐B.程婴、程邈C.程普、程昱D.程不识、程不识
答案:A(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与朱熹并称“程朱”)
8.《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A.许慎B.段玉裁C.郑玄D.刘熙
答案:A(东汉许慎所著,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典)
9.以下不属于“二十四史”的是()
A.《旧唐书》B.《清史稿》C.《新五代史》D.《三国志》
答案:B(“二十四史”为乾隆钦定的正史,《清史稿》未正式列入)
10.元曲四大家中,《窦娥冤》的作者是()
A.关汉卿B.马致远C.白朴D.郑光祖
答案:A(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为元杂剧悲剧巅峰)
11.“知行合一”是哪位思想家的核心观点?()
A.朱熹B.王阳明C.陆九渊D.王夫之
答案:B(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提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12.《红楼梦》中“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描写的是()
A.林黛玉B.薛宝钗C.王熙凤D.贾探春
答案:C(第五回《聪明累》判词针对王熙凤)
13.古代“五礼”中,用于祭祀的是()
A.吉礼B.嘉礼C.宾礼D.军礼
答案:A(《周礼》分五礼:吉(祭)、凶(丧)、宾(客)、军(兵)、嘉(冠婚))
14.“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指()
A.儒、释、道B.儒、法、墨C.道、佛、阴阳D.儒、道、阴阳
答案:A(“三教”自汉魏起指儒家、佛教、道教)
15.以下哪句诗出自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A.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D.以上均是
答案:D(三句分别出自《终南别业》《使至塞上》《山居秋暝》,均为王维代表作)
16.古代“六艺”中“御”指的是()
A.书法B.驾车C.射箭D.音乐
答案:B(“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
17.《弟子规》的核心思想源自()
A.《论语·学而》B.《孟子·公孙丑》C.《礼记·曲礼》D.《孝经》
答案:A(《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以《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为纲)
18.以下哪位是“建安七子”之一?()
A.曹植B.王粲C.阮籍D.左思
答案:B(“建安七子”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19.“天不变,道亦不变”出自()
A.《论语》B.《孟子》C.《春秋繁露》D.《白虎通义》
答案:C(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楚庄王》提出的哲学命题)
20.古代“避讳”制度中,“避圣讳”主要避()
A.孔子名讳B.皇帝名讳C.长辈名讳D.圣贤名讳
答案:A(“避圣讳”特指避孔子名“丘”,如清雍正时改“丘”为“邱”)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__________。
答案:止于至善(《大学》首章:“大学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