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老子》四章+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VIP

[高中语文]《老子》四章+课件+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子》四章;

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他问礼。他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后不知所终。他的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他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他就是。;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

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作品简介;哲学上,《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万物”。;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辐;思考: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小说的结局的留白,如《边城》,翠翠等待的那个人,“也许明天就会回来,也许永远也不会回来”,人生的等待,最悲者,莫过于等待的不可知性;国画留白,如齐白石画虾;“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如陶渊明的无弦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怎样理解“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含义?;怎样理解“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的含义?;“自见”、“自是”、“自伐”、“自矜”,都不是长远之道。这似乎是人性的弱点。本章再次表现了老子崇尚自然无为,告诫人们为人应该谦虚、不争。不自以为是,不好高骛远,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方可长久。从“道”的角度来看,上面的那些行为,恰恰如同“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有道的人是不那样做的。余食,剩饭。赘行,赘瘤,形貌丑陋,往往引起人们的憎恶和厌烦。

;人都有虚荣心和功利上进心,好高争先,都想在竞争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于是急功近利,积极展示自己,急于把自己尽快地推销出去,所以争着抢着展示自???,恃才冒进,张扬自己,甚至不择手段。岂不知,这样积极的结果也许适得其反。真正的智慧的人是平时不显山露水,关键时刻才出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三十三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为一组,强调人欲知人,必先自知,人欲胜人,必先自胜,故以“自知”“自胜”为立身之本。

后面的句子为一组。如果对已经达到的境界(自知、自胜的程度)感到知足,可称得上富有,但精益求精、强劲奋进才称得上有(求道的)意志。

那些知足者“不失其所”,可以立身长久;但强行者求道不息,身死道存,与道同在,才称得上“寿”,即不朽。;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怎样理解“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拓展积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怎样理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圣人之道:

①圣人他想要的不是常人想要的东西,因此对难得的东西自然就不会特别强求。

②圣人学常人不学的东西,以不言之教来教化民众,但他从不教育人们必须执行哪些教条。

③圣人只是默默地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他以实际行动来使人们幡然醒悟,并得以悔过自新。;儒道有何不同?;道家则不然,他主张无为,顺应自然,因时制宜。保持超脱潇洒的心态,对于世事看得开放得下。其返朴归真的传统主要体现出女性的阴柔的谦和精神。老子说: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他称颂水德、坤德,以柔弱不争、顺应自然为宗旨,是一种女性智慧,可以弥补男性文化有刚少柔的不足。认为有所为必有所不为,不仅要学会争取,还要学会放弃。道家的生活态度使人的生命富有伸缩性,帮助人去承受各种打击而不丧失生活的乐趣。;;做勇于担当的堂堂“君子”

做内心超然的悠悠“圣人”;儒道互补

文档评论(0)

xftxxy50891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我是一个从事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