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药理案例分析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翻转课堂药理案例分析课件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01前言

前言作为一名在临床带教十年的护理教师,我常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护生真正“吃透”药理学?传统课堂上,我曾拿着PPT逐条讲解药物机制、不良反应,台下却总有几双迷茫的眼睛——“老师,课本上的‘首关消除’我背下来了,但给患者用硝酸甘油时,为什么必须舌下含服?”“说明书上写着‘可能引起低血压’,可临床遇到患者头晕,我怎么判断是不是药物导致的?”这些问题像小锤子,敲打着我对教学模式的反思。

直到接触“翻转课堂”理念,我突然意识到:药理学习的核心从不是“记住”,而是“会用”。翻转课堂将“知识传递”放在课下,通过微课、自测题让学生自主预习;“知识内化”放在课上,以真实病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像临床护士一样分析、决策。去年带教时,我以“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护理”为案例设计了一次翻转课堂,过程中学生从“被动记笔记”到“争着说对策”,患者从“漏服药物”到“主动问注意事项”,让我更确信:真实的案例、鲜活的互动,才是打开药理学大门的钥匙。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这次翻转课堂的案例,来自我分管的住院患者张阿姨。记得那天晨间查房,她正皱着眉看床头的药盒,见我进来连忙招手:“小王老师,我昨天吃了三种降压药,今天早上起来头晕,是不是药吃多了?”这句话,成了我们课堂讨论的起点。

张阿姨,65岁,退休教师,有10年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165/100mmHg),5年前确诊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最高8.9mmol/L)。1周前因“头晕、乏力3天”入院,门诊测血压170/105mmHg,随机血糖11.2mmol/L。入院后查体:体温36.5℃,脉搏8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68/102mmHg(右上肢);神志清,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8次/分,律齐;双下肢无水肿,足背动脉搏动可。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5mmol/L,糖化血红蛋白7.2%;血肌酐89μmol/L(正常参考值44-133μmol/L),血钾4.2mmol/L(正常3.5-5.5mmol/L)。

病例介绍目前用药方案:①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qd(晨起空腹);②厄贝沙坦片150mgqd(晨起餐后);③盐酸二甲双胍片0.5gtid(餐中);④阿卡波糖片50mgtid(第一口饭嚼服)。

“张阿姨的困惑”正是我们翻转课堂的切入点——患者同时使用降压、降糖药,如何评估用药风险?出现头晕时,是血压降得太低,还是低血糖?不同药物的服用时间有何讲究?这些问题,需要学生从“背药典”转向“解临床”。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任务: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微课学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特点”,并对照张阿姨的病例,列出需要评估的关键点。课上讨论时,第一组同学抢先发言:“我们觉得首先要评估患者的用药史!比如她以前有没有漏服、错服?有没有对某种药物过敏?”这正是护理评估的第一步——健康史评估。

进一步追问,张阿姨告诉我:“以前我总忘记吃二甲双胍,有时候饭后想起来才补,阿卡波糖倒是跟着饭吃,但最近听说‘是药三分毒’,怕伤肾,厄贝沙坦偷偷减了半片。”这句话让学生倒吸一口凉气——用药依从性差,正是药物疗效不佳的重要原因。

接下来是身体状况评估。除了入院时的生命体征,我们重点关注了与药物相关的体征:张阿姨双侧桡动脉搏动对称,无颈部血管杂音(排除体位性低血压诱因);双下肢无水肿(厄贝沙坦可能引起的高血钾、水肿需关注);询问有无咳嗽(ACEI类药物常见副作用,但张阿姨用的是ARB类厄贝沙坦,咳嗽风险低);检查口腔黏膜(二甲双胍可能引起口腔金属味、食欲下降)。

护理评估用药效果与不良反应评估是关键。入院3天后,张阿姨晨起血压145/90mmHg(目标值<140/90mmHg),但仍诉头晕;空腹血糖6.8mmol/L(目标值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2mmol/L(目标值<10.0mmol/L)。这时候,学生开始争论:“头晕是不是氨氯地平的副作用?我记得钙通道阻滞剂可能引起头痛、面部潮红、头晕。”“也可能是厄贝沙坦起效后,血压下降过快,她不适应?”“会不会是二甲双胍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导致她食欲差、能量不足?”这些问题,需要结合用药时间、剂量、患者反应综合判断。

最后是心理社会评估。张阿姨坦言:“我闺女总说‘妈您按时吃药’,可她上班忙,哪知道我吃这么多药心里发怵?有时候看着药盒就烦,想着少吃一片也没事。”这种“药物负担感”在老年患者中很常见,也是影响依从性的重要因素。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结果,学生们七嘴八舌列出了问题,我引导他们按照NANDA护理诊断标准梳理,最终确定了以下核心问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