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热镇痛药特殊人群教学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热镇痛药特殊人群教学课件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01前言

前言作为一名在临床一线工作了十余年的内科护士长,我始终记得带教新护士时的一个场景:一位72岁的老年患者因发热自行服用了两片布洛芬,次日出现黑便、头晕,急诊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当时实习护士问我:“退烧药不就是退热止痛吗?怎么会这么危险?”这个问题像一根刺,扎在我心里——解热镇痛药看似普通,却因特殊人群的生理特殊性,成了“带刺的玫瑰”。

所谓“特殊人群”,是指儿童、孕妇、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消化道溃疡患者等对药物代谢、耐受能力异于常人的群体。他们占临床用药人群的60%以上,但因个体差异大、合并症多,用药风险是普通人群的3-5倍。在我接触过的药物不良反应案例中,超过40%与解热镇痛药使用不当相关,其中90%发生在特殊人群中。

前言今天,我们以真实病例为切入点,从护理视角梳理特殊人群使用解热镇痛药的全流程管理。希望通过这堂课,让大家明白:护理工作不是简单的“发药”,而是从评估到教育的全链条守护,是用专业知识为特殊人群筑起的“安全堤坝”。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先给大家讲一个我全程参与护理的病例,它几乎涵盖了特殊人群的多个高危因素。

患者张奶奶,73岁,退休教师。2023年9月12日因“发热3天,伴全身酸痛”入院。主诉:3天前受凉后出现低热(37.8℃),自行服用“复方氨酚烷胺片”(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250mg),每日3次,每次2片(超说明书剂量);2天前体温升至38.5℃,家属又购买布洛芬缓释胶囊(0.3g/粒),让患者“两种药一起吃,退热快”;入院当天患者出现乏力、恶心、尿色加深,家属发现其皮肤轻度黄染,紧急送医。

既往史:高血压10年(规律服用氨氯地平)、慢性萎缩性胃炎5年(偶发上腹痛)、慢性肾功能不全(血肌酐156μmol/L,eGFR45ml/min/1.73m2,CKD3期)。

用药史:近1年因关节痛间断服用双氯芬酸钠,未规律监测肝肾功能。

病例介绍查体:T38.2℃,P98次/分,R20次/分,BP145/85mmHg;神志清,精神萎靡,皮肤巩膜轻度黄染,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1.2×10?/L,中性粒细胞82%);肝功能(ALT210U/L,AST185U/L,总胆红素32μmol/L);肾功能(血肌酐189μmol/L,较前升高);尿常规(尿蛋白±,尿胆原+);腹部B超(肝回声增粗,胆囊壁毛糙)。

这个病例里,张奶奶集“老年(器官功能衰退)、慢性肾病(药物排泄障碍)、慢性胃病(消化道高风险)、重复用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超剂量用药”五大高危因素于一身,是特殊人群的典型代表。接下来,我们就从护理评估开始,抽丝剥茧分析问题。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护理评估是用药安全的“第一关”,需要从“人-药-环境”三个维度全面梳理。就像剥洋葱,每一层都可能藏着风险点。

健康史评估——找“潜在漏洞”首先追问患者的基础疾病:慢性肾病会影响药物经肾排泄(如对乙酰氨基酚代谢产物需经肾排出);慢性萎缩性胃炎会降低胃黏膜防御能力(非甾体类药物易诱发溃疡);高血压虽不直接影响解热镇痛药代谢,但患者若同时服用利尿剂,可能加重肾损伤。

其次是用药史:张奶奶近1年间断服用双氯芬酸钠,这类药物本身就有肝、肾、胃肠道毒性,叠加本次的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属于“多重NSAIDs(非甾体抗炎药)暴露”,毒性呈指数级增加。

身体状况评估——看“当前状态”生命体征中,体温38.2℃提示仍有炎症反应,但需警惕“药物热”(部分患者对解热镇痛药过敏会表现为发热不退);心率增快(98次/分)可能是发热代偿,也可能是血容量不足(需结合尿量、皮肤弹性判断)。

专科体征中,皮肤黄染、尿色加深提示肝损伤;上腹压痛提示胃肠道刺激;血肌酐升高(从156到189)提示急性肾损伤(AKI)。这些体征都是药物毒性的“信号灯”。

用药行为评估——查“人为风险”家属的用药认知是关键:“两种药一起吃退热快”是典型的误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同属解热镇痛药,作用机制相似(抑制COX酶),联用不仅不增效,还会增加肝肾负担;“超剂量服用”(复方氨酚烷胺片说明书推荐每次1片,每日2次)反映患者对药物剂量缺乏基本认知。

心理社会因素——探“行为动机”张奶奶是退休教师,平时性格要强,“不想麻烦子女”,所以选择自行用药;家属因“心疼老人难受”,急于求成,忽视了用药安全。这种“急于缓解症状”的心理,是特殊人群用药风险的重要诱因。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结果,我们列出以下核心护理诊断(按优先级排序):

(一)有药物中毒的风险与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重复/超剂量使用解热镇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