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涪陵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进展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标题】?涪陵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的进展研究 【作者】姚春花 【关键词】城市生活污水??涪陵??处理工艺 【指导老师】甘湘庆 【专业】化学教育 【正文】 引言[1][2][3]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水质污染问题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水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治理水污染,保护水资源,不仅是当今世界性的问题,更是我国城乡普遍面临的当务之急。对水环境实施有效保护己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环境互相协调和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刻不容缓的希望寻求到各种安全、有效、符合我国现有国情和比较节约的治污方法和工艺。目前国外采用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技术,并以生物法处理为主,即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功能,使污水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被降解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使污水得以净化。由于城市规模、地理环境、气候、经济发展水平等的不同,采用的污水处理的方法也不相同。涪陵目前采用的是A1-A2-O工艺、氧化沟工艺、人工快渗工艺。 1、涪陵的地形地貌分析[4] 1.1地理位置 涪陵区位于北纬29°21′— 30°01′、东经106°56′—? 107°43′之间,居于重庆市及三峡库区腹地,扼长江、乌江交汇要冲,经济上处于长江经济带,乌江干流开发区、武陵山扶贫开发区的结合部,有承东启西和沿长江、乌江辐射的战略地位。东邻丰都县,南接南川市、武隆县,西连巴南区,北靠长寿区、垫江县。地域由西向东呈方形状延伸,全区东西宽74.5公里,南北长70.8公里,幅员面积2941.46平方公里。 1.2地形地貌 全区受地质构造影响和长江、乌江水系的切割,相对高差大,东南部高,西北部低,长江由西向东,乌江由南向北纵横流贯全区,在涪陵城东汇合,把全区划分为三大块地域,地形地貌千姿百态。境内最低海拔为龙驹长江边的三块石138米,最高海拔为武陵山乡大山堡山峰1980米,一般海拔高度在200- 800米。由于山脉和河流分布的影响,整个地形东南部较西北部高,东南部和西北部又同时向长江两岸倾斜,长江沿岸海拔一般在200—300米。境内相对高差差异大,东南部山地为200—700米,西北部丘陵为100—200米以上,沿长江两岸丘陵为50—150米。 由于岩性和构造的差异,区内主要出现两种迥然不同的地貌形态。西部和北部碎屑岩广泛分布,属四川盆地边缘,地貌类型以构造剥蚀地形为主。东南部出露大片碳酸盐岩层,组成侵蚀、溶蚀型褶皱山地。在一部分背斜、向斜轴部或翼部常呈溶蚀槽谷,或溶蚀残丘地貌。河谷地貌分宽谷(长江及西北部支流)、窄谷(以乌江为典型)两种。 1.3河流水系 本区境内河流属长江水系,以长江、乌江为主干呈网络分布。长江由西向东横穿全区,乌江由南向北流入区境,而在涪陵城东汇合。两江把全区分割为长江北岸、长江南岸之乌江以东,长江南岸之乌江以西三大地域。境内除长江、乌江外,其它大小溪河共147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溪河有16条(龙潭河、同乐河、油江河、岔河、羊石溪、梨香溪、清溪沟、袁家溪、龙塘河、上桥河、渠溪河、珍溪河、碧溪河、小溪河、后溪河、麻溪河),小溪河有131条。 1.4气候 本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差异大,日照少,云雾多,霜雪少,无霜期长,尤其春夏两季雨量充沛但分布不均。水面蒸发在一年之中的变化,基本上服从于气温的变化。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区内河流较多,气候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的立体气候规律十分明显,年内降水在季节上分配不均,并受大气环流的影响,使得本区7、8月份多伏旱的客观存在的灾害性天气。本区四季特点是冬冷无酷寒,春暖不稳定,夏热多伏旱,秋凉多绵雨。夏、秋气温高,蒸发量大,冬季气温低,蒸发量小。 2.涪陵城市生活污水的主要来源[5][6]   涪陵区位于长江与乌江汇合处,是一个典型的长江沿岸发展中城市。厂矿企业较少,城市污水的主要来源就是生活污水,即来自人们日常生活中由住宅区、公共厕所、机关、学校、医院、商店使用过的生活污水。其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如蛋白质、动植物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氨氮等,还含有肥皂和洗涤剂以及原微生物寄生虫卵等。 2.1生活污水污染状况[8][7][9][10][2]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对库区水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由于沿江城市大多属于中小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参差不齐。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不断增加。污水排放量增大,均靠天然河道水环境容量自然净化。对库区已形成岸边污染带,并且日趋严重。假定蓄水后点源排放的城市污水量不变,计算重庆、长寿、涪陵、万县市江段污染带控制点COD浓度表明,建坝后寸滩、长寿、涪陵、万县市岸边污染点浓度比建坝前分别增加2.08、8.2、10.36和3.5倍。库区污染带综合指数,建坝前为2.31,属轻污染级,而建坝后为3.45,属重污染级;重庆市的污染带由建坝前的2.5上升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