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浅析筝曲《高山流水》各流派的艺术美 【作者】向 必 荣 【关键词】高山流水、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礼俗文化 【指导老师】韩 妮 曼 【专业】音乐学 【正文】引言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据考证,筝在春秋、战果时期已广泛流传,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既善于表现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够抒发气势磅礴的乐章。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描绘了筝的演奏艺术达到令人神弛的境地。《列子?汤问》和《吕氏春秋?本味》对《高山流水》都有记载,说的是俞伯牙鼓琴遇知音钟子期的故事。这段故事与这段琴曲流芳百世,被人久为传颂,从此筝曲《高山流水》和伯牙与子期的故事便密不可分了。筝曲《高山流水》如今有河南、浙江、山东流传的三种异曲同名的乐曲,都属以上三大流派中的代表作。这三首乐曲虽有差别,但还是有其共性的,首先是从板体上承袭了传统的老六板、老八板的变体,取材于民间乐曲、戏曲、板头曲,最重要的也是通过弹奏而从中悟出《高山流水》以琴声寻知音、觅知音,传播人世间真情友爱的真谛,这既是对古曲的一次全面解读同时也希望作为现在的一些古筝爱好者对古曲各派风格把握的借鉴。?所以说古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族艺术文化的精深,应该是不为过的。而古筝曲《高山流水》也可以说是众所皆知,雅俗共赏,被列为筝曲的代表作,本文将从乐曲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以及音乐与礼俗之间的融合为切入口进行剖析,推出“筝曲《高山流水》已与部分地区礼俗文化产生关联”的论断。一、山东筝曲《高山流水》(一)山东筝曲《高山流水》的表现手法山东筝曲《高山流水》是典型的大板曲,据传,是由山东筝家黎邦荣的传人黎连俊、张为昭、韩绍龄等传谱,堪称传统的精品。早先曾以筝、琵琶、扬琴、奚琴以合奏形式演奏。过去山东老家的艺人时常凑聚在一起,自弹自娱,弹到兴浓处,便自然而然地合在一起奏起来,称之为“对流水”、“碰八板”。这四首联缀而成的套曲,是山东大板套曲十大套曲之一。而后又由高自成先生编创并广泛流传的山东古筝名曲,在1955年作者进行了改编,1960年定名为《高山流水》。从结构上看,全曲由《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系为山东大板套曲中四首琴曲联缀而成,该曲为自然景物的描写,同时引申出老百姓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和触景生情的感情抒发。被称为“齐鲁大板”的山东筝派演奏时,大指使用频繁,刚健有力。即令是“花指”,也是以大指连“托”演奏的下花指为多;而?左手的吟揉按滑则刚柔并蓄,铿锵,深沉,其演奏风格纯朴古雅???(二)山东筝曲《高山流水》的艺术风格山东筝曲《高山流水》由《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首单曲构成,形成套曲的结构形式,从具体内容上看,四首当中的(琴韵)取自历史传说“伯牙遇知音子期”的典故,而后三首为咏物之作,借以抒情写景,旋律则是典型的齐鲁乐风。四首曲虽然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并不影响其中任何一首以独奏曲的形式单独演奏,所以其表现形式独奏与合奏均可。通过对这几首曲子的反复斟酌,笔者认为这四首曲通常是在山东筝派的艺人聚会时,将其串起来联奏,冠以《高山流水》之名,乃取以乐会友、听乐知音之意。第一首《琴韵》以古筝模仿古琴之声,用连续快速托劈演奏加以强弱变化以塑造绵绵不断的山丘和潺潺流动的河水形象。通过音乐俞伯牙鼓琴的风韵也呈现在眼前。第二首《风摆翠竹》用摇曳的小二度和大量的花指技巧来表现翠竹随清风摆动,轻巧活泼,清脆明快的情景。通过乐曲似乎可以看见一位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少女,随乐起舞的情景。从美学上审视,这里把清风比作了音乐,把翠竹比作少女,为听者呈现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景象。第三首《夜静銮铃》?本曲运用了“勾搭”、“花指”等技法。顾名思义,此曲表现了静夜时分銮铃声从远处飘然而至。以写景为主,同时也是表达了一种恬静、舒缓的琴韵。前人也将这首曲目,作为一种爱心的陈述。说的是夜半入静时,妻子久久不能入睡,惦念远在他乡的亲人,聆听着山那边隐约传回的驼铃声响,?盼望着亲人早日归来的心情。便将这首乐曲从单纯的写景融入了感情色彩,使乐曲更富情趣。????第四首《书韵》突出地运用了古筝的“勾搭”技法,及用食指抹弦大指托弦模仿古人朗读诗书时的抑扬顿挫、声韵琅琅,十分形象。意境与标题相吻合,古色古香之韵溢于弦上。据调查与研究发现,山东艺人或是艺术爱好者之间会不时定期自发举行音乐会,切磋技艺,以乐会友。所以《高山流水》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艺术与当地礼俗文化的交融。为促进民间艺术文化的交流与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二、浙江筝曲《高山流水》(一)浙江筝曲《高山流水》的表现手法被誉为“武林逸韵”的浙江筝派。演奏特点有“大指摇”、“快四点”、“夹弹”、“提弦”等技法,并借鉴、学习、融汇了琵琶、三弦、扬琴乃至西洋乐器的演奏技法,?此曲取自浙江杭州“滩簧”的艺术形式,滩簧是兴盛于浙江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