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白鲸》主人公亚哈船长的个人主义悲剧.docVIP

试论《白鲸》主人公亚哈船长的个人主义悲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试论《白鲸》主人公亚哈船长的个人主义悲剧 【作者】游建芳 【关键词】性格缺陷 本我扩张 个人主义 【指导老师】魏旭 【专业】汉语言文学 【正文】 一、??前言 赫尔曼?麦尔维尔(1819~1891)?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小说家。1819年8月19日生于纽约的一个商人家庭,1891年9月28日卒于同地。因父亲破产,未成年便离开学校,自立谋生。先后当过银行小职员、农场工人、商店伙计、小学教师。1839年,到一艘往返于美国纽约和英国利物浦之间的轮船上当服务员?,开始了5年海上生活?。其间曾在几艘捕鲸船和邮轮上当过渔叉手和普通水手,足迹踏遍四大洋,还曾流落到塔希提岛和马克萨斯岛上,在有食人风气的土著部落中生活过一个时期?,并作为水兵在美国号战舰上服过役。这些经历为日后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麦尔维尔的作品大多以海洋和海岛生活为内容,以描写奇异的海上历险和海岛风土人情来反映社会现实、表明思想态度。他的小说往往流露出对现代西方文明的憎恨、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和对正义的人道主义的追求。他的某些作品(如《玛地》和《白鲸》)还凝聚着他对宇宙和人类本性问题的哲理探索。 ??? 1851年完成的长篇小说《白鲸》?(即《莫比?迪克》)是麦尔维尔的代表作。这是一部寓意丰富、深刻、笔触雄浑的长篇小说。它给我们展示了美国捕鲸业的一角和亚哈船长为追杀白鲸莫比?狄克而导致“裴廓德号”及其船员走向毁灭的过程,?反映出作者对当时资本主义巨大发展的疑虑和惶恐心情,?对19?世纪西方所创造的物质及精神文明进行了颇具探索性的思考。《白鲸》以第一人称写成,故事以以实玛利厌烦了陆上枯燥乏味的生活,又为生计所迫,决定到海上闯荡为起始点。他在一家客栈同一个外貌凶悍名叫魁魁格的印第安人在一张床上睡了一夜之后,两人结成至交。两人一起来到南塔开特,在一条名叫“佩阔德号”的捕鲸船上找到了工作。船长亚哈的一条腿曾被一条名叫莫比?狄克的巨大的白鲸撕走了,他这次出航的目的就是要追杀莫比?狄克,报仇雪恨。他利用威胁利诱的手段,迫使船员们跟他一起去作环球航行,专事搜捕莫比?狄克。经过长期的海上颠簸,历尽千难万险,终于遇到了莫比?狄克,在经过连续三天的恶战之后,船长亚哈、大船、小艇和全体船员水手都与莫比?狄克同归于尽了。最后只剩下以实玛利,他给人们讲述这个悲惨的故事。自从1919年以后,这部书已成为公认的杰作。它是时代的镜子,“变动的时代的一切变动的思想和感情”,在这里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反映。霍桑说,这是“一部何等伟大的作品啊”!也有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是“美国想象力最辉煌的表达”。 在此作品中麦尔维尔成功塑造了亚哈船长这个向自然挑战却又以死亡为代价的悲剧人物,而他的悲剧却反映了19世纪美国文化重要转折,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时代意义。作为作品中灵魂人物的亚哈船长引出了颇多的争议,他的善恶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对于亚哈的评价更是百家争鸣。不能否认,大多数亚哈研究者都看到了亚哈身上的双重性格,但是他们其中大部分倾向于将亚哈船长看成是一个拯救人类精神的悲剧英雄,认为他是将人类从懦弱的本性中唤醒的使者,将其定位在了一个与命运抗争,与自然抗争的光辉形象上,对其大加赞颂,并将其悲剧及全体“裴廓德号”船员的毁灭归于命运。而在笔者看来,亚哈不过是一个自私、自傲、专横的独裁者,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当时美国社会中盛行的极端的个人主义。他的悲剧更不能归于命运,而有亚哈性格、精神本质及社会思潮各方面的原因,可以说,他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悲剧,而是时代悲剧、社会悲剧的的缩影。本文将采用综合分析法及文本分析法,以弗洛伊德人格理论及社会分析学为理论基础,立足于作品本身,试从亚哈船长的性格、精神世界、社会等几个方面审视亚哈船长的个人主义悲剧,以亚哈船长个人精神世界为分析重点,从个人到社会,从表象到本质,逐层分析亚哈的悲剧原因,阐释其悲剧的成因不仅仅归于命运,还在于亚哈船长本身的性格及当时的社会思潮,以便更加客观地解读亚哈船长的悲剧成因,拓宽对亚哈船长形象研究领域。 二、性格的缺陷 在《白鲸》这部作品,作者麦尔维尔借法勒船长的口称赞亚哈“他是个伟大的人;他不敬神却像一尊神”?,由此可见,作者是十分地推崇亚哈船长的,而在众多的评论资料中,更不乏对亚哈有较高的赞美,更有人将他与桑提亚哥一样归于普罗火修斯似的英雄,将其与“裴廓德号”的毁灭多归于命运。但在笔者看来,仅仅将其悲剧归于命运是比较狭隘的,他在性格上的缺陷也是造成他悲剧的重要原因。 1.专横的亚哈 “裴廓德号”可以说是一个小小的王国,是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缩影。亚哈的专制统治使他成为这个王国冷酷无情的君主。在这里,亚哈就是权威和等级的象征,他拥有绝对的权力,没有人能反抗他的命令,也没有人能阻止他想干的事情,船上的所有船员都必须要无条件地服从他的统治和剥削。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