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题】浅论张爱玲的“恋父情结” 【作者】李琳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恋父情结??创作表现 【指导老师】张江元 【专业】汉语言文学 【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的出现是一个奇特的现象,在她的笔下.每个故事都是一幅色彩独具的图画,这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四十年代初期以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名震文坛,多年来,她的作品不甚为国内读者所知,而在海外华人读者中,也有大批为之倾倒的“张迷”。再加上我对张爱玲小说的喜爱,因此我把张爱玲作为我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当然这样独特作家必定会引起评论界的关注和研究者持久的兴趣,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发现对于张爱玲的研究,一部分人致力于从她的作品的特点和写作手法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此文至今在张爱玲研究中仍是很有分量的一篇,并肯定其小说是“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又如水晶的《张爱玲的小说艺术》一书中,他在《象忧亦忧,象喜亦喜》中分析张爱玲对意象娴熟而巧妙的运用,则又为读者打开了观看张爱玲小说世界的又一视角;而另一部分人则更加注意的是她那些关于男女之间的爱情和婚姻的小说中所表现出的两性关系或者以及她从中对时代的观察和人性的解剖,认为“她的作品体现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独特的一角,并一定程度地把封建文化与资本家文化在这块土地上结合所缔造的文化畸形儿的特点做了传神的勾勒。”(丁尔冈:《“龙”的生活与“龙”的艺术》-读张爱玲的《桂花蒸阿小悲秋》)。而我的这篇论文则是综合张爱玲的悲凉身世和奇特人生经历,从精神分析角度去解剖张爱玲的创作,进而去发掘作家潜意识中存留着的一片朦胧的领域,那或许是她自己也未注意到的——“恋父情结”,这便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张爱玲”。一、“父亲”——悲凉命运的开始据弗洛伊德的研究,性欲的冲动自婴儿降生之时就潜伏在他或她的无意识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并伴着儿童心理的发展,最原始最早的情感冲动的对象则指向他们自己的父亲和母亲,即女孩最早的感情对象是父亲,而男孩的对象则是母亲。因此弗洛伊德继而分析了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无论怎么样回避也逃脱不了杀父娶母的下场(实为童年时期愿望满足),于是弗洛伊德用“俄狄浦斯情结”来命名这种男孩对母亲的依恋即恋母情结。此后弗洛伊德的学生瑞典心理学家荣格则把希腊神话中阿伽们农之女厄勒克拉特杀母以报父仇的原型定义为“厄勒克拉特情结”即恋父情结,与恋母情结相对应。并且研究表现当这些“情结”在孩子内心形成强大的心理能量时,他便自觉不自觉的在现实中寻求释放形式。在这种内驱力的促动下,移情现象就出现了。而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他则要把这种潜意识中的心理结构与情感转移到他的作品中去,在那些人物身上寄托着作家内心深处的愿望,而这种寄托甚至连作家本人也不一定察觉。张爱玲就是这样一位具有“恋父情结”的作家,细读张爱玲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她的作品中存着这种强大而又复杂的“恋父情结”的流露和涂写。而结合张爱玲传奇的一生,这种情结也似乎正是她悲凉命运的起点。作品的内容往往是与作者本人的生活联系甚密。众所周知,张爱玲不是那种纯粹凭想像力创作的作家,有了鲜活的感受,她才能自信的复制生活的原汁原味,而她的作品则都是利用她自己的自身体验和感受来涂抹和书写的,因此主观色彩和自我生活经历在其作品中投下了浓重的影子。尽管她作品中的故事虽然从文本层面看是尽言他人之事,但我们都能从中窥见其记忆深处关于家的梦魇,关于父母的阴影,以及她内心深处那难解的“恋父情结”。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指出,一个人的童年对他的整个人生有着重大的心理影响。对于张爱玲这难理解而又复杂的恋父情结,我们则从追溯她的童年时代开始。张爱玲出生在高门巨族中,她的外曾祖父是妇孺皆知的李鸿章,然而祖辈的繁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往事,张爱玲只看见他苍凉的背影,留给她的是破碎沧桑和屈辱。童年记忆中母亲离家出走,敏感的她觉得母亲是在抛弃她,因此她更加珍惜和看重的是与父亲之间的感情。她发现跟父亲在一起是很好的,父亲很喜欢张爱玲的勤奋好学,会给她念诗,然后教她读书,还给她幼稚的作文眉批、总结.而且还把她幼稚的作文装订成册。那时的小爱玲,便学做诗词,一口气写了三首七绝,其中一首《咏夏雨》有两句经先生浓圈圈点过:“声如羯鼓摧花发,带雨花开第一枝”,很得父亲的赏识和鼓励.而后写得《摩登红楼梦》更是让父亲大喜过望,也一反平时的家长作风,替她拟了回目。这些细节在张爱玲年老的时候她还很清楚的记得。所以即使“父亲的家,那里什么我都看不起,鸦片,教我弟弟作‘汉高祖论’的老先生,章回小说,懒洋洋灰扑扑地活下去,像拜火教的波斯人,我把世界强行分作两半,光明与黑暗,善于恶,神与魔,属于我父亲这一边的必定是不好的”[1],但是张爱玲依然还是充满着一种“……我也喜欢…”[2]的情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手术室规章制度33项汇编.pdf VIP
-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学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工作的创新-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第2020040期)-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pdf VIP
- 劳动实践(教案)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docx VIP
- 2024年湖北省华师一附中自主招生数学试题(d含答案).pdf VIP
- 新教科版六上科学1-2《怎样放得更大》练习题(含答案).docx VIP
- 冶金消防安全知识课件.pptx
-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2024).pptx VIP
-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ppt课件.pptx VIP
- 迅达5400综合系统介绍(2).pdf
- 新教科版六上科学知识点+练习题-1.2《怎样放得更大》.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