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思考
舒洪水·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每个人要生存、生活
下去,就离不开食品。从1993年取消粮票制度至今,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
“吃健康”的转变。但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的问题却频频被媒体所曝光:毒奶粉、毒大米、毒
面粉、塑化剂、福寿螺、苏丹红、毒火腿、毛发酱油、黑心月饼、地沟油、染色馒头、牛肉
膏……,直至2011年3月份曝光的双汇“瘦肉精事件”,一起起怵目惊心,影响者众,轻者致
病,重者要命。国人为之惊恐、为之愤怒。
虽然食品属于经济学中的“信任品”范畴,基于“食品”的信任品特性,重建食品生产
者、销售者的道德信念,对于食品安全可能更为有效和根本。但良心的盾牌并非总是可靠,
道德的血液并不总能自我生成,尤其是对企业来说。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在以股东利益和
利润最人化的组织那里,公众健康永远不是一个首要的议题。”∞如果没有一定的约束,食品
生产者很容易在利益的驱使下铤而走险。特别是正处于转型时期我国,单靠道德教育无以应
急于危害、威胁公众安全、健康的社会丑恶现象,指望某个人某个群体的道德自省也不能根
本解决问题。在法治不完善的环境下来谈道德的提升也是奢侈的。因为一旦法律“打瞌睡”,私
欲便很容易挤垮道德的堤坝。
因此,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现象的频发,固然是生产、销售者的谋利企图,但也反映了我
国目前食品监管的不力、法律规制的缺失。刑法作为各部门法的最后一道屏障,理应对严重
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能够做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罪刑适应。罚当其罪”,发挥惩治危害
食品安全犯罪的定海神针作用。
食品安全犯罪就是指在食品生产、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犯罪活动,它直接危害的是广大人
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刑法规定了两条直接关于食品安全的罪名,即第143条“生产、销售不
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第144条“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实际上,危害食品安全
的行为也可能会构成其他犯罪,比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假冒注册商标罪等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非法经营罪、食品监管渎职罪,等等。本文主要探
讨完全与食品相关的“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的有关立法问题及完善建议,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食品安全犯罪立法不明确、周延、准确及其对策
(一)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罪状规定不明确及其对策
‘舒洪水,1972年生,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西安分中心主任,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
长,谣北政法大学教授,法学博士。
@网友金蛇出动:。对企业来说,公众健康永远不是一个首要的议题”,
h_ttp://fo盟m.home.ncws.cn/thread1.html.·
675
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是具体危险犯,只有在“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
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情况下才能构成本罪。而这一具体危险的鉴定难度非常大,
在现实中并不具可操作性,不得不依赖司法解释,但是司法解释对此处的规定依然模糊。《最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
的解释》第4条规定,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结构鉴定,食品中含有可能导致严重
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的超标准的有害细菌或者其他污染物的,应认定为《刑
法》第143条规定的“足以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患”。两高解释只是
在对“严重食物中毒事故、严重食源性疾患”进行循环解释,以“严重”的概念解释严重。
犹如有学者指出那样:“最高司法机关做出的规范性解释,在很多情况下都不能达到明确性和
可操作性的要求,许多解释规定存在着和刑事立法相类似的缺陷,诸如‘情节严重’等概括
性规定大量存在,其司法解释本身仍需要进一步解释。”①由此可见,何为“严重食物中毒事
故、严重食源性疾患”,两高的司法解释中并未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仍然欠缺可操作性。
而从实务的角度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1年4月5日发布的《最高人
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SH 0706-2016 金属材料验证性检验导则.pdf VIP
- 明清天主教文化传入中国的文化因素.docx VIP
- 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八省联考)英语试题及答案.pdf VIP
- 晚晴簃诗汇--卷一百四十九 .pdf VIP
- 物流项目管理第一章.ppt VIP
- 物流项目管理案例分析.docx VIP
- [黔西南]2024年贵州黔西南州红十字会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解题思路分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现代数值计算(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 [黔西南]2024年贵州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解题思路分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4年05月贵州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