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你值得参考!!!
长三角区台商银行融资行为之研究
中文摘要
台湾的经济主体向来以中小企业为主,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运营型态以出口外
贸为重,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众多台商将生产基地移往海外以保存竞争优势,
加上中国大陆积极地招商引资政策,给予外资企业各种租税上的优惠措施,以及
行政上的支持与方便,而台商又兼具同文同种优势,所以台商前进大陆发展的脚
步从未间断。
自从2003年6月大陆进行一连串列政手段宏观控管措施,大陆境内银行的
融资态度普遍保守,大陆台商面临较大的财务缺口。从实务面观察,许多大陆台
商已将筹资重心转回到台湾岛内。有关台商投融资的学者及专家很多,本研究系
在众多专家及前辈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采取深度问卷访问及专家访谈两种方式,
针对长三角区台商的银行融资行为做进一步分析,并力求从多个面向进行探讨,
整理出台商的银行融资行为特色。本论文着眼于研究如何提供大陆台商的银行融
资管道,期望在符合现行法规的基础上,进行各项银行融资管道探讨与提议,提
供台资银行内部相关部门参考,并期待专家及前辈不吝指导。
本研究共分五章,各章重点如下:
第1章说明本研究的背景因素及动机,并在广泛阅读相关法规文献及专访台
商及银行界前辈所获信息的基础上,提出五项假说:假说一,台商大陆厂在运营
起动前的资金投入主要来自于母公司及台资银行;假说二,台商会将部分盈余留
在当地,但大部分的盈余还是汇回台湾;假说三,宏观调控对长三角区台商的银
行融资产生负面影响,其中,高科技产业所受负面影响较其它产业为大;假说四,
宏观调控后,长三角区台商的营运周转金来源有转向台资银行的趋势;假说五,
与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具有较高的融资技术及全方位的融资服务,所以,长
三角区台商对外资银行的整体服务满意度较中资银行高。台商投资大陆之规模日
益扩大,为因应全球供应链所需之融通资金量却愈来愈大,但在大陆实施宏观调
控政策下,台商普遍受到信贷紧缩之苦;本研究根据这样的客观环境,提出五项
假说,通过第4章及第5章的分析加以验证。
第2章探讨相关文献及两岸金融法规。在文献方面,本研究搜集大量学者及
专家的研究后,以台商投资大陆的资金来源及筹资管道作为两条整理思路;在法
规方面,首先依据两岸的开放步伐作两岸金融往来的回顾,并分别整理及阐述台
湾及大陆有关银行授信的法规。
第3章探讨台商的营运及银行融资实务,将本章的操作实务与第2章相呼应。
1
长三角区台商银行融资行为之研究
本章介绍台商在大陆的营运现况及宏观调控对台商营运的影响,并从台资银行、
外资银行及中资银行三种渠道探讨台商的银行融资实务。
第4章首先分析本研究的基本问卷内容,并利用问卷内容间的逻辑关系进行
交叉分析,并对第1章的假说进行验证,以做为第5章结论的重要参考依据。通
过问卷内容的分析比对,五项假说的验证结果如后:假说一,各种产业对大陆投
资的起动前的资金以「母公司或主要股东自有资金」及「母公司或主要股东从台
资银行取得」为主,这个结果与许多学者的结论是大致相同的;假说二,大部分
台商选择将盈余继续投资大陆,其比例高达84%,这个结果与2000年前的学者
所得研究结论不同;假说三,本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台商三种产业受宏观调控的负
面影响是全面性的,三种产业的受访企业表示受到负面影响的比率都在97%以上,
这也与学者所得结论不同;假说四,宏观调控后,50%以上的长三角区台商的筹
资重心转为「向台资银行借款(包括利用境外公司贸易融资)」及「调整关系人
交易间的收付款帐期」,这结果与一般实务界的看法一致;假说五,根据问卷的
四个构面分析,并无强烈理由认为外资银行的服务较中资银行佳,这与一般人以
为外资银行的服务较中资银行佳的印象有很大差距。
第5章为本研究的结论与建议,透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及假说的验证,提
出台商寻求融资的行为特色为(一)强化台湾母公司体质、(二)保存台湾母公
司的业务主导性、(三)建立制度及提高财务透明度、(四)若要培养大陆厂在本
地的银行信用,应强化大陆厂的体质并给予适度的业务自主性、(五)未来的融
资主体将转为大陆厂、(六)向台资、中资及外资银行的融资比重将会保持平衡。
最后针对台商及后续研究者提出若干建议。对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