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摄影评论研究--对历史、现状、趋势的思考.pdfVIP

中国新闻摄影评论研究--对历史、现状、趋势的思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摘 要 1949年至今的中国摄影经历了一个摄影创作从没有分类到有分类的转变, 同时也经历了摄影评论从无到有的过程。现在,摄影作品已经呈现出多元融合 的特点,分类开始变得并不明显,取而代之的是“视觉艺术”这一更宽泛的视 角。与此相适应的是,摄影评论家必须懂得文学和艺术史——这构成了整个视 觉文化的脉络,即便是工具性比较明显的新闻摄影也不能例外。 在50多年的中国新闻摄影乃至全部摄影评论写作中,不难发现所受西方美 学、符号学、心理学种种理论影响的痕迹,但是,亦有多数新闻摄影评论写作 是在并不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偷用各种概念,而且缺乏严谨的论证和有价值的判 断。在“清算”与“包容”、“学术的”与“望文生意的”、“判断” 与“抒情” 之间,摄影评论写作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 西方发达的文学和艺术批评体系和诸多批评理论著作可以为新闻摄影评论 的写作提供一个十分有参考价值的写作范式,文艺批评中的诸多概念和思潮也 是新闻摄影评论所无法视而不见、避而不谈的。未来的中国新闻摄影评论从业 者应该在一个视觉艺术史的基础上写作新闻摄影评论。即使是在对新闻学的认 识已经有了长足进步的今天,在新闻学的基础上谈新闻摄影也被历史实践证明 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只有建立在更广博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写作新闻摄影 评论乃至摄影评论。 关键词:评论;摄影;新闻摄影 4 Abstract From 1949 till now, photography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a transition from a unclassified period to a specifically classified period, accompanied by a step by step progress of photography criticism. Recently in China, photography has become a member of multiple-media artworks. The classification of photography becomes more ambiguous again. Meanwhile, in some Chinese criticism, the word photography has been replaced by another concept from a wider perspective: visual art. Accordingly, critics must be well-read of the history of fine art and literacy, which are the fundamentals factors in visual culture. In all the Chinese photography criticisms in the latest fifty years, it is not very difficult to find the trace of western impacts, such as Aesthetics, Psychology, Structuralism and Semiotics. However, lots of criticisms do not show a solid academic background and are short of valuable judgment and orientation, even the proof and vigorous demonstration. More specifically, photography criticism must make the choice be

文档评论(0)

文献大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