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论 文 摘 要
本文的主旨是立足罗莎·卢森堡政治思想、经济理论、文学观点等具体内容,
系统地梳理贯穿其中的总体性方法,并在与列宁辩证方法、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
总体性思想的比较分析中,阐明卢森堡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及她在西方
社会中开辟出一条有别于第二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解释路径。
本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总体性方法的起源。该章扼要概括了总体性方法的理论渊源:整体
主义,和卢森堡总体性方法产生的历史契机:与以伯恩施坦主义和考茨基主义为
代表的机会主义思潮——这种思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修
正——的斗争。
第二章,卢森堡的总体性方法,这是本文的中心。该章从探讨卢森堡具体思
想出发,具体分析了卢森堡总体性方法内含的五个特征,即整体性、历史性、实
践性、主体性和批判性。这五个特征相互依赖,构建出卢森堡总体性方法的基本
内涵。卢森堡认为总体性方法的整体性,体现为反对孤立地、片面地考察事物,
主张在联系中把握事物的整体,认为整体之于部分具有优先性。历史性,强调在
具体的时空中动态地认识万事万物,体现过程的总体性。实践性则是在理论与实
践的统一关系中突出实践更根本的地位,即“行动在先”。承认实践具有更根本
的地位,也就不会无视人的价值。历史主体的能动性是实践之为实践不可或缺的
要素,也是主客体统一的历史进程中无比重要的力量。而批判性,体现了历史主
体创造性得以焕发、理论创新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也是总体性方法不为体系禁
锢的基本前提。
第三章,卢森堡总体性方法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该章从比较分析卢森堡
总体性方法与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人总体性思想的同与异,揭示卢森堡总
体性方法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传统的重要理论来源,指出卢森堡开创了全新
的、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解释路向。
V
关键词:罗莎·卢森堡;总体性方法;总体性; 早期马克思主义
VI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systematically set forth Rosa Luxemburg’s
method of totality through making a pectination to the contents of Luxemburg’s
political ideas, economic theories and literary points, and so on. Moreover, through
comparatively analyz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Luxemburg’s method of totality and
the dialectical method of Lenin and the thoughts of totality of the original Western
Marxism, it is to clarify that Luxemburg had succeeded and developed Marxism and
created Western Marxism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orthodox’
Marxism and Leninism.
It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three parts:
Chapter I, the origin of the method of totality. This chapter briefly outlines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the method of totality: it is holism. And it also indicates the
historical time that brought about Luxemburg’s method of totality. In th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