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博硕毕业论文,完美PDF内部资料、支持编辑复制,值得参考!!!
论 文 摘 要
“言外之意”即会话含义是语用学的重要概念,也是课堂话语研究的重要内容之
一。会话含义是指说话人字面意思之下的暗示、建议、意图等。从说话者的心理意向角
度,格莱斯把意义区分为自然意义(natural meaning )和非自然意义(non-natural meaning )。
当语句中不包含说话人的任何意图或人为约定时,语句的意义为自然意义。如果存在,
则为非自然意义。从意向到意义,格莱斯提出了语言之外的意义,即“implicature ”。会
话含义可以分成一般会话含义和特殊会话含义。格莱斯在 60 年代后期提出了“合作原
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以及布朗和赖文森在 70 年代后期提出了“礼貌原则”
(Politeness Principle )。上述学说为课堂话语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即教师课堂话语的
会话含义。
本文试图探究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会话含义对课堂交际和二语习得效果的影响。
试图回答几个问题:1)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是否有充分的会话含义?2 )是否存在课堂
会话含义缺失的现象?3 )导致课堂会话含义缺失的原因是什么?以及缺失所带来的影
响和结果是什么?4 )是否有丰富课堂会话含义的途径和方法?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和教师,主要是教师。研究素材是学生的测试和问卷数
据,教师的教案和教学反思的案例,课堂教学实录的转写稿。研究方法有问卷测试法,
行动研究及教学反思。主要是案例分析法,通过记录、转写(transcribe )典型教学案例
并和真实语境下的会话语料做对比。
通过对黄浦区2009 届2559 名初中学生的考试相关题型的数据分析,一位教师的
课堂教学反思案例分析,以及10 位教师的12 份教学案例的研究和分析。本研究得出的
初步研究结论是目前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确实存在会话含义缺失的现象。导致此现象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教师过分关注词汇、语法和句型的教学,忽
视了课堂交际中的有意义交流。教师对教材文本的理解比较肤浅,教师解读教材,设计
问题,开展交际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师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不够强,教师
有必要多了解英语语言文化。
长久以来受到来自考试升学的压力,英语教师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语言知
识的教学,词汇的识记,课文的背诵。把掌握语言知识作为教学目标,导致学生英语语
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滞后,所学语言脱离社会生活实践,缺乏交际性和真实性,制约
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后续发展。藉此,笔者提出了丰富英语课堂教学会话含义,促进有效
课堂交际的建议。
关键词:中学课堂、话语分析、会话含义、交际
I
ABSTRACT
The term ‘implicature’ is used by Grice (1975) to account for what a speaker can imply,
suggest, or mean, as distinct from what the speaker literally says. Looking into the classroom
discourse in middle school, this research is carried on to find out the implicatures in the text
and classroom conversa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erms of the speakers’
intention, reference, inference, cultural awareness etc. and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politeness principle. This paper is about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ether or not
there are efficient implicatures in the classr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