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思维范式下的文学观——宋濂文学思想述论.pdfVIP

经学思维范式下的文学观——宋濂文学思想述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9卷 第1期 廊坊 师范学 院 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年2月 V01.29 No.1 JournalofLangfa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sEdition) Feb.2013 经学思维范式下的文学观 — — 宋濂文学思想述论 徐 梅 (宿迁学院 教育系,江苏 宿迁 223800) 摘 要:宋濂是元末明初的重要文臣。元末浮靡纤弱的文坛现状,明初以经学构建一统秩序的政治背景,以及宋濂经 学家的身份,决定 了他在文学上的经学思维模式。在文学功用论上,他强调明道致用;在文学创作论上,他主张宗经 稽古;在文学风格论上,他提倡知言养气。 关键词:宋濂;文学观;明道致用;宗经 中图分类号: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210(2013)O1—0021—04 元明之际的宋濂既是一位重要的理学家,又是 齐六纪者也”…-邶。又在 《曾助教文集序》中云:“天地 明朝的开国之臣。明初政治的显著特点就是重经学、 之间,万物有条理而弗紊者莫非文,而三纲九法,尤 重儒士,充分发挥经学的致用功能,以构建经学一统 为文之著者。”…--研在 《文说》中又云:“明道之谓文, 天下的秩序 。宋濂正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从 “道 立教之谓文,可以辅俗化民之谓文。斯文也,果谁之 统”的角度将经学奉为嫡传。在中国经学发展史上, 文也?圣贤之文也。非圣贤之文也,圣贤之道充乎中, 宋学以其重义理、轻训诂为特征,而与重章句训诂、 著乎外,形乎言,不求其成文而文生焉者也。”… 繁琐释经而忽视义理的汉唐训诂义疏之学形成了区 在这里,宋濂从巩固封建统治出发,提出了关于文学 别,从而促进了经学发展的新形态——理学的发展。 内容及其社会作用的要求,其核心观点是明道致用。 宋濂除了接受宋代经学即程朱理学的基本思想之 虽然 自宋代道学兴起以来,道学家与文章之士 外,还学习所谓的 “作文之法”,并以文章知名于世。 已分立门户,但道学家和文章之士多脱离实际,无致 但宋濂并不以文章为事,而只是把文章视为 “载道”、 用之效。宋濂于 《文原》中企图探本穷源,合义理、事 用“世”的工具。在 《赠梁建中序》中,宋濂自称早年从 功、文章三者而为一。《文原》上篇追溯文章的来源,论 事古文,自以为有得,至三十而初悔,逾 四十而大悔, 文之本体,下篇则剖析了文章的利弊,论文之用。由体 五十以后,“非惟悔之,辄大愧之;非惟愧之,辄大恨 到用,都以宗经的思想作为论述的中心。他认为,“凡 之。……自此焚毁笔砚 ,而游心于沂泗之滨矣”[1 。 有关民用及一切弥纶范围之具,悉囿乎文”lln舶。文的 这表明他逐步并终于完全投 向经学而摒弃文学,其 内容虽无所不包,但仍荟萃于六经之中,所以六经是 文学思想 自然也就深深刻上了宗经的烙印。 文的源头,也是文的典范。宋濂还进一步说,“必有其 一 、 明道致用的文学功用论 实,而后文随之 ,初未尝以徒言为也”。离开了这个 宋濂生活在元末明初 ,元末文坛纤弱缛丽之习 “实”而言文,就失去了文的本,就是 “徒言”。至于文 盛行 ,这种现状及宋濂深厚的儒学渊源和开国文臣 的本,归根结底就是 “尧、舜、文王、孑L子之文”。在宋 的仕宦经历,决定了他必然坚持正统的儒家文学观。 濂看来 “六经”既是天下之 “至文”。那么六经之外就 他在 《文原》中明确提出 “以道为文”的观点—— “吾 很少有人能与之匹敌了。 《徐教授文集序》说,六“籍 之所谓文者,天生之,地载之,圣人宣之,本建则其末 之外,当以孟子为宗,韩子次之,欧阳子又次之”,甚 治,体著则其用彰,斯所谓乘阴阳之大化,正三纲而

文档评论(0)

无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