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堂教学中几对关系的新解读--观摩第四届全国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优质课有感.pdfVIP

对课堂教学中几对关系的新解读--观摩第四届全国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优质课有感.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口 马颂行 (余姚市教师进修学校,浙江余姚 315400) 2006年金秋十月,第四届全国思想品德 ·思想政治优 形象”犹如 “出水芙蓉”般 自然和谐、光彩动人,令在座的每 质课比赛在六朝古都南京隆重举行。其间,笔者有幸观摩 个人都心领神会、受益匪浅。陆老师的课让我深深地体会 了由全国三十多个省市选送的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优 到,课堂内外的关系并非是把生活从课外搬进课内那么 质课。选手们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 、随机应变的教学机 简单和线性,思想品德课教学不能脱离生活 ,但也不是生 智、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师生共生共长的灵动智慧和水 活的简单复制,否则极易流于形式。正确的做法是以学生 乳交融的和谐氛围,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新课程实施以来 生活为设计基点,对生活进行选择和提升 ,使课堂中所展 思想品德课堂的新气象 ,展示 了思想品德课进行课程改 现的生活片段无一不是经过精心的选择,与学生生活实 革后所取得的进步和突破。这顿 “饕餮大餐”也让笔者对 际紧密相连 ;无一不是对生活的体验、感悟 、思考和运用 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诸多关系有了新的感悟和认识,欲借 的结果 ,都能发挥出为课程 目标服务的实际效果。实践证 本文予以解读。 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内外关系必须具有 以外养 内、以外 一 、 内外关系 促内、外为内用的品质,才能使教学过程充满灵动,成效 新的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不断扩展的学生生活 显著。 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程建构的重要基础。在新课程改革形 二、动静关系 势的推动下,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越来越认识 唯物辩证法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事物 到课堂教学不应该禁锢于课堂内部,而应放眼于课堂之 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 的;动非静 、静非动 , 外的丰富生活;思想品德课愈注重课堂内外的衔接、生活 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之间相互依赖 、相互贯通。这 味道愈浓厚,就愈受到学生的欢迎 。但是,怎样的内外关 些观点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动静关系 系即课堂与生活的关系才算是合理与和谐的呢?笔者从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里所说的 “静”,既指教学设计中 本省德清县陆敏浩老师执教的 “自我新形象”一课中品出 的预立、确定,也指学生形体和思维的相对静态 ;所说的 了其中三味。陆老师从演唱学生喜爱的歌星林俊杰的 江《 “动”,既指教学流程中的生成 、变化 ,也指学生形体和思 南》引入新课 ,然后组织课堂活动—— “我猜我猜我猜猜 维的相对动态。如何处理课堂中预设的不变和动态之间 猜”,让学生以各种形式展示猜测的偶像 ,然后再引入反 的生成的关系,以及学生形体、思维的静态与动态之间的 面例子 “如此追星”展开讨论: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追什 相对关系,已成为我们实施新课程过程中面临的棘手问 么样的星?追星要追什么?在学生水到渠成地得出 “追星 题。为了使课堂看起来完美无缺,我们往往对教学过程中 应追其行而勿追其形”的结论后,重点展示了丛飞 、任长 的一切事进行不分巨细的设计,大到教学 目标 、问题设 霞、袁隆平等人的先进事迹,从正面引导学生的追星方 计 ,小到学生的回答甚至教师的每一句课堂语言,都力图 向。最后通过 “班级中我最佩服谁,你对他有什么期待”的 无懈可击、完美地体现一切皆在预料之中的教学设计,不 课堂活动,挖掘学生身边的榜样 ,传递学生之间殷切的希 知不觉中静止成了课堂的主旋律 ,而变化生成却沦为盲 望。整节课从开始到结束前的三分钟都未曾出现 “自我新 点;为了使课堂呈现所谓的活力,我们往往关注于如何让 形象”的课题 ,但是 自我新形象应该怎么设计 、怎样努力 学生在形态上动起来,而很少顾及学生的思维运动;课堂 的主旨却像一条红线贯穿于课堂始终 ,红线上串联着的 上小品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