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雹 琶誉 嘲 2011年第7期
论上海现代派前期杂志的开放视野与先锋精神
■李洪华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中国现代派文学的繁荣发展期,以施蛰存、戴望舒、刘呐鸥、穆时英、杜
衡等为代表的现代派群体在上海先后创办了璎《珞》、《无轨列车》、《新文艺》等杂志。这些现代派前期杂志在
方向内容上没有一定的轨道,不管政治取 向如何,只要属于 “新兴”和 “尖端”文学,都在其关注的视野之内,颓
废的现代主义和革命的普罗主义几乎杂陈并置在杂志上,充分彰显出世界主义的开放视野和先锋精神。
【关键词]现代派;杂志;开放视野;先锋精神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1)07—0220—05
李洪华 (1971一),男,南昌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
现当代文学及世界华文文学。(江西南昌 330031)
本文为中国博士后基金项 目“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左翼思潮关系研究”(项 目编号:20100480566)、
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 目“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与左翼思潮关系研究”(项 目编号:lOWX89)的阶段性
成果。
任何一种流派、社团或思潮的形成都离不开培育它 派”(即上海现代派),在其产生、发展及分化流变过程中
们成长的土壤——报刊杂志。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 通过他们编辑的杂志所表征的文化精神和审美风范。
代初,以施蛰存、戴望舒、刘呐鸥、穆时英、杜衡等为代表 一 、对域外文学的最初关注
的现代派作家结集在 璎《珞》、无《轨列车》、新《文艺》、 施蛰存、戴望舒、杜衡等人对域外文学的关注始自
《现代》等杂志周围,虽然他们既未公开结社,也没正式 1922年杭州的兰“社”时期。1922年9月,施蛰存与戴望
发表宣言,但是相同或相似的文学主张和审美风格,面 舒、杜衡、张天翼、叶秋原等人组成了“兰社”,创办了兰《
对外来压力时同声共气的帮扶姿态,使得他们在外人眼 友》旬刊,其作品主要以旧诗词和通俗小说为主。这个在
里是作为一个相对一致的现代派群体而存在的。由于他 林“琴南和礼《拜六》之类的影响下”-11(P122)组成的具有共
们后期创办的现《代》杂志影响较大,且笔者此前已作专 同志趣的校园文学社团,虽然既无现代派倾向,也几无
文探讨,而 璎《珞》、无《轨列车》和 新《文艺》等前期杂志 社会影响,但他们却是在这时最初接触到域外文学,开
则较少受到关注,因此,本文主要以此三者为对象,考察 始放眼世界。1922--1923年问,施蛰存在之江大学和大
20世纪30年代与京“派”、左“翼”阵营比肩而立的新“海 同大学图书馆里做了“当时最得意的工作”】(,选抄了
论上海现代派前期杂志的开放视野与先锋精神
英《国诗选》和 世《界短篇小说选》。在 兰《友》第7期的 追求,一方面是施蛰存、戴望舒、杜衡等文学趣味和审美
小《说家语录》中,施蛰存辑录了几位外国作家的写作格 追求转变的内在要求使然,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不能不
言,值得重视的是第三则斯蒂芬的格言:“小说家是立足 把这一转变的原因与二三十年代开放多元、追新求变的
在散文与诗之间的,好的小说应当是诗浸透了的散文。” 上海文化环境联系在一起。8O年代施蛰存回忆说,3O年
从这里我们不难找到施蛰存 日后小说创作风格的最初 代 我“们读书直接看外文原著,而且外文书店很多”,“四
影响。兰“社”时期的戴望舒曾以精“英文”而备受称道。 川路有两家英文书店,淮海路有法文书店,虹口有El文
1922年10月,还在宗文中学读书的戴望舒便在 妇《女旬 书店,还有几家卖国外杂志的书店,每个月在书店都可
刊》和自己主编的兰《友》上发表了翻译小说 贪《人之梦》 以看到新书,每天都可以看到新杂志,文化交流与世界
(OliveGolasmieh原著)、《误会》(原著者不祥)、等《腰三 同步”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