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导 ·启史盈廊
刘师培与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黎珂帆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 闻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5)
摘要:《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是刘师培的一项重要研究成 差别 ,注重骈俪翰藻 。刘 氏则直 承阮元 ,在文中作者明确 的说道 :
果,其对汉魏 六朝文学研 究的独特视角 ,编撰方法的精湛 ,成为文 “此篇以阮氏 《文笔对》为主 ,特所引群书 ,以类相从 ,各 附案词 ,以
学史教学和研 究方面垂之后世的典范。是近现代 中古文学史研究 明文轨。”可见作者是想通过一种文学观上的澄清来带动 中古文
领域的开山之作 ,是 旧学之殿军,新学之开 山。 学史发展轨迹的再认识 。就文学观点而言 .刘 氏基本上是承接 阮
关键词: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刘师培 :魏晋六朝 元鼓吹 “文言”,推崇翰藻的学脉。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A 在文学史编撰手法上 ,刘 氏汲取 了古代文章志的长处 ,先辑
文章编号:1673—21I1(2010)10—0224—02 录胪列相关史料 ,杂以己说,再选录相关文章,呼应前文。以资料
为主 ,己论为客。其资料选录排列煞费苦心。且案语提示中也强化
《中国中古文学史》,刘师培撰 。师培 (1884—1919)字 申叔 ,别 了考镜源流 、理清部派的意识 ,评点真知灼见 ,启人心扉 。《搜集文
号左盒 ,又名光汉 ,江苏仪征人。曾祖文淇 ,祖毓崧 ,并 以精治 《左 章志材料方法》一文虽晚于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但其提倡 的
氏春秋》,有声道 、咸、同、光之世。累代传经 ,世所称仪征刘氏者是 编撰文章志方法在此讲义中运用得炉火纯青 .文 中说 :“文学史
也 。父贵 曾,亦以经术闻名东南。师培少承先业 ,笃志力学 。幼慧, 者 ,所以考历代文学之变迁也。古代之书,莫备于晋人之挚虞。虞
年十二 即读毕四子书及五经。年十九,领乡荐 。二十,赴京会试 ,归 之所作 ,一日 《文章志》,一日 《文章流别》。志者,以人为纲者也 ;流
途 ,滞上海 ,晤章炳麟及其他爱 国学社诸 同志 ,遂赞成革命 ,时民 别者 ,以文体为纲者也 。今挚 氏之书久亡 ,而文学史又无完善课
国纪元前九年也。后游学四方 ,年少气盛,有奇才 ,思有 自见。交章 本 ,似宜仿挚 氏之例 ,编撰文章志 、文章流别二书 ,以为全 国文学
炳麟 ,学益进 ,当时有二叔之 目,缘 章炳麟初字枚叔 也。一九一九 史课本 ,兼为通史文学传之资。”明确把西晋挚虞之作视为古代
年卒,年仅三十有六 ,为世之憾事。据刘富曾 《亡侄师培墓志铭》惜 文学史的雏形 。并且提 出搜集 《文章志》材料 的几种具体方法,一。
其 命“啬而才丰”。师培之学 ,所涉甚广。近人尹炎武在 《刘师培外 采摘史传及其相关典籍 中的文学家史料 ,务求齐备 ,二 ,辑集 已经
传 》中尝综论之 曰:“师培 晚出,席三世传经之业 ,门风之胜 ,与吴 散佚的六朝人所著 的各种文章志。三 、分类摘录古代论诗评文之
中三惠 、九钱相望 ;而渊综广博 ,实兼有 吴、皖两派之长 。著述之 书 。据 《晋书?挚虞传》载 :“虞撰 《文章志》四卷 ,又撰古文章,类聚
盛 .并世所罕见 也。” 区分为三十卷 ,名 日 《流别集》,各为之论 ,辞理惬当 ,为世所重 ”。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撰成于一九一七年 ,时师培任北大 挚虞长于梳理文体分化流变之迹,内系作家之优劣,外显风格之
教授。据蔡元培 《刘君申叔事略》载:“君是时病瘵 已深 ,不能高声 正变。
讲演 ,然所编讲义,元元本本 ,甚为学生所欢迎。”此书亦成为在 以 《论魏晋之际文学变迁》为例。开始一段导论 ,略述源流 ,相
文学史教学和研究方面垂之后世 的典范 .鲁迅 曾赞之 日:“我看过 当于概说。紧接着罗列 《文心雕龙.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