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第24 卷) 2 008年第5期J ou r na l of Yu xi Nor mal Uni ver si t y V01 .24 No .5 May .2008
夸 民俗与宗教研究串
明 清 时 期 汉 文 化 影 响 下 的
哈 尼 族 社 会 文 化 变 迁
肖 青
(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云南 昆明650222)
[ 关键词 明清 ;汉文化 ;哈尼文化;变迁
[ 摘要 明清时期汉文化在云南边疆地区的迅速渗入,对哈尼族社会文化产生 了重大影响 。一
方面土司制度的长期推行和大量 中原汉族的移 民入滇,加强了汉族与哈尼族的政治联系;另一方
面 ,中原王朝在屯田垦殖的基础上,开辟驿道,通商互市,哈尼族社会的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同时,边疆少数 民族地区以传授汉文化为主要 内容的学校教育 日益兴盛,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
部分哈尼族 的文化水平,也导致其风俗习惯因受汉文化影响而逐渐发生变迁。
[ 作者简介 :肖 青,女,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民族文化、民族传播研究。
[ 中图分类号 K892 .3[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号 1009- 9506( 2008) 05- 0013—05
一、改土归流影响哈尼族社会政治结构
哈尼族在明清两代的史籍中多被称为 “窝泥”、 “倭泥”、 “阿泥”、 “和泥”、 “禾泥”等。其主要聚居区在
元代临安路 南部及元江路所属各地,即今红河、元阳、金平 、绿春、江城、元江、新平、墨江、思茅、普 洱等地;
另有一部分,分散杂居在开南州( 今景东) 、威远州( 今景谷) 的 “百夷”( 傣族) 地区。元代以后,哈尼族的
居住 区域基本沿袭不变 。
明清时期,中原王朝在元代统治的基础上,对云南的行政区划作了调整 。明朝改云南行中书省为云南
布政使司,在少数 民族地 区设置宣慰司、宣抚司、御夷州。在临安府 内的哈尼族聚居区,明朝设置 了思陀甸
长官司、溪处甸长官司、落恐甸长官司,此三长官司为元代和泥路 。明初设为和府 ,后废府 ,各甸设长官司隶
属临安府①。以后又从思陀甸长官司中设左能寨长官司和瓦渣长官司。在红河下游和元代元江路所辖的
哈尼族地 区,还设置有因远罗必甸长官司、马龙他 郎甸长官司、纳楼长官司、纳更巡检司等②。明朝在边疆
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目的在于利用 由少数民族贵族分子所沿袭充任的土官,来帮助封建中央维护
和稳定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这就从形式上把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政权组织直接纳入了国家政权组织
①天启.滇志( 卷三十 ·羁糜志) .
②太祖洪武实录( 卷一七二) [ M .上海:商务印书馆( 影印) ,194 8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系统。然而,当封建统治者有条件直接深入到少数民族 中去进行统治之时,土司便因不再胜任其政治使命
而必将被抛弃。因此 ,明朝在实行土司制度 的同时,在条件成熟 的少数民族地 区进行 “改土归流 ”。
清朝沿袭了明朝的土司制度,继续对少数 民族地区进行设治和经营。在滇南地区,封建领主经济仍然
较为稳定 ,因此清朝对其继续推行土司制度,思陀、溪处、落恐、左能、瓦渣 、纳更各土官领主保持不变。在
靠近 内地的和泥聚居区,尽管其受汉族的影响更为直接,但要迅速实行改土归流,仍然 比较困难 。如元江
府 内的哈尼族封建领主因远罗必甸长官司和马龙他郎甸长官司的统治区域,地处云南边疆和 内地的交界
处,经济发展相对较快。明朝曾于嘉靖三十二年作了改土归流的尝试,但 由于当地的封建领主经济仍然 比
较稳固,因此在万历十三年,又不得不设元江土知府。直到清顺治十六年,元江土府才彻底改土归流。此
外,在和泥散居地区,清朝废除了六诏山各部、寨土司领主制,分设广西( 今泸西) 、开化两府 。清雍正七
年,又以元江府南部及威远州、车里土 司所属澜沧江以东之地合设普洱府,其地也为 “和泥 ”、 “百夷”、 “罗
罗 ”的共同杂居区① 。但 由于这些地 区的哈尼族并不占统治地位,而且分散杂居 ,人数相对较少 ,因此 “改
土归流”并未对整个和泥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可以说,明清时期对滇南哈尼族地区的政治统治仍以土司
制度为主, “其道在于羁縻”。而充任土司的哈尼族贵族分子为使 自己在地方 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