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第24卷) 200 8年第6期J our na l of Yuxi Normal Uni ver si t y V01.2 4 No .6 J un .2008
专法学研究专
清 代 西 南 少 数 民 族 地 区 多 元 纠 纷
解 决 机 制 中 习 惯 法 的 变 迁
朱艳英
( 云南大学 民族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9 1)
[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7惯法;清代
[ 摘 要 清代西南少数 民族地区的习惯法作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中的 “一元”,因国家正式纠纷
解决机制的推行而产生适用范围总体缩减、法律效力不断减弱的显著变迁。这种变迁具有鲜明
的非均衡性和 国家主导性,并使西南少数 民族地区纠纷解决机制 由多元并存转化为多元交错 。
[ 作者简介 朱艳英 ,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 民族法学、法理学研究 。
[ 中图分类号 I ) 915 .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506(2008) 06—0030—07
法律多元作为西方法律人类学提出的概念,通常被定义为一种状态,即在同一社会领域 内共 同存在着
两个或者两个 以上的法律体系,①法律多元现象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 中,尤其在非国家法或习惯法中。②
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是法律多元的一种突出表现,是指一个社会中多种多样的纠纷解决方式以其特定的功
能相互协调、共 同存在,所结成的一种满足社会主体的多样需求的程序体系和动态的调整系统。③法律多
元并不等于规则多元和法律 的不同层级的渊源 ,而是往往 以作为不 同知识传统 的国家制定法和习惯法
( 或民间法) 二元结构的相互关系表现出来。清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④作为一个 “半 自治社会领域”,在纠
纷解决机制上存在着纠纷的管辖、解决纠纷的组织机构和适用的法律规范⑤等方面的多元状况。
一、清代西南少数民族地 区习惯法变迁的主要表现
清代,随着 中央王朝对西南地 区治理 的不断深入 ,尤其雍正年间大规模 “改土归流 ”的推行,在西南大
部分靠内地区,如大理 、昆明、曲靖、澄江等地 区,由国家委派流官上任直接治理 民族地方社会,以取代原有
①Sa l l y Engl e Me rr y. “Leg 且l Pl ural i s m竹[ J .Law and Soc i et y Revi ew,1998 .22 /5 .转引自官波.法律多元视 野中的少 数民族 习惯法[D .
云南大学,2005.
②千叶正士 .法律多元——从 13本法律文化迈 向一般理论[M .强世功等译,北京 :中围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2 3.
③范愉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 0.2 14—218.
④为从整体上考察清代西南少数 民族 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状况,本文将 “西南少数 民族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其地域范围主
要包括今云、贵、川少数民族地区,其 中不包含藏族地仄和羌族地 区。对其 中需要单独说 明的少数民族地区.文 中将以其现代 的族称和地域
名称 加于叙述 。
⑤此处的 “法律规范”包含西南少 民族 固有习惯法和中央王朝正式的法律 。
30
朱艳英 :清代西南少数 民族地 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中习惯法的变迁
世袭土官对当地社会的统治。中央王朝的正式纠纷解决机制也因此不断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得以实施,
成为当地社会纠纷解决的重要依据。由此,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就存在中央王朝正
式纠纷解决机制,包括中央王朝 以总督、巡抚、藩、臬二司等裁判组织对案件进行裁判的正式诉讼制度 ,以
及 由土官土司在国家授权下进行纠纷裁判的一整套地方纠纷解决制度;另外还存在着 由西南少数民族在
其历史的发展 中形成的固有的纠纷解决机制,如苗族的 “议榔”、侗族的 “款”、瑶族的 “石牌”, 以及各种方
式的 “神判 ”制度① ,这些民族 自治的方法我们可称之为习惯法,它们在少数 民族地 区的纠纷解决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上述两种机制在清代的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其最突出的变
化就是中央王朝的正式纠纷解决机制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占有绝对优势,并对西南少数民族固有纠纷
解决机制不断整合,习惯法也因之而在适用范围和法律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