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 《和 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Ju1.2010第 29卷第三期 总第 65期
关于谚语的修辞手法
王文琴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江苏常州 213015)
[摘 要]谚语的长期使用,其价值和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谚语中各种 系起来,来说明想要表达的意思,俗话就叫做 “打一个比方。”
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能更精炼、明白、准确地传情达意,富有极强的表现力,为 比喻是谚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人们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
人们所重视,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本文就谚语的几种常见修辞手法来分析谚语这 敏锐观察力和积累起来的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在谚语中运
一 特殊用语形式,以引起大众对它的关注和品味其魅力。 用形象思维的艺术表现手法。人们为了表达一个道理,一种感情,
[关键词]谚语;修辞手法;运用;作用 常常先找出实际生活中大家都熟悉的东西,“以彼物比此物”,在谚
因为人们说话、作文的目的是使听者、读者接受 自己所要表达 语中创造了大量的喻既巧、理又至的精品。一些看来是极为普通的
的观点。因此,人们在运用语言工具时,不仅要求语言表达得明白、 比喻,运用得当,就能显示巨大的思想力量和感情力量。在交谈中、
确切和精炼,而且要求语言表达得生动鲜明,丰富多彩,能感染人、 文章里引用这些谚语,仅一两句,就能简要而精辟地表达出有时需
说服人。谚语是长期以来人们在口头上、文字上运用语言过程中历 要用一整段文字才能表达清楚的意思。
经陶冶,一代代传诵下来的,能够传情达意的语言制品。它具有明 研究修辞的人常把比喻分做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在谚语中
白、确切、精炼、概括的特点,而且生动、丰富、尖锐、深刻、运 一般只有明喻和暗喻两种,借喻和暗喻常常不能分。说明举例如下:
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 (1)明喻:就是被比喻的思想本体和用作比喻的事物在语句中
我们要做到贴切地使用谚语,有必要研究它的修辞手法。谚语 同时出现,而且在谚语体态中往往是两句一前一后相连。一方面,
的修辞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二者之间有类似点,意境相同或有明确的联系;另一方面,两种事
1.比喻 物在概念上和本质上又根本不相同,两者之间的比喻词如 “犹”、
比喻是通过丰富的联想,把想要说明的事物,同另一种在意境 “若”、“好像”、“好比”、“如同”、“仿佛”、“一样”、“一般”等等
和道理上类似 (或某一点上类似的)比较形象、比较常见的事物联 都被省略。例如: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道理来。/星多天空亮,
何必愁六经”、“援手笑迎不自闭”、“骄若立耳驴”、“徒苦脚板皮” 诗意浓郁。像这样锻炼精粹,独标新意的诗句不胜枚举,如写山光
等,都是黔北方言的化用,清新 自然,通俗生动,极富生活气息。 水色者:“好鸟不离花左右,闲山分占水东西” 、“江鸣知雨到,
杜甫是名符其实的语言大师,他作诗以 “语不惊人死不休”来 鸭语觉村来” 、“携手东山高处望,翠微山色不胜青”’;写田园
自励。他在创作诗歌时都要经过严谨推敲,精心锤炼,力求达到 “字 风光者:“晚来风味浓于酒,添起田蛙阁阁声” 、“人住四围浅竹
字精辟”的语言效果。正因为如此,他的诗歌常常因个别字眼的准 里,鸟呼一碧低松间” :抒写情怀意趣者如 “达官大要非奇士,
确传神而有点睛之妙。如 “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晴蜒款款飞”, 南国从来泣美人” 、“何人欲补情天破,我愿从君助石头” 、“多
这一联作者体物精微,笔中含情,充满了对大好春光眷恋之情, 情世到玉溪别,说恨天数小杜忧””、“乾坤清气一枝笔,不落人间
神韵天成。叶梦得 石《林诗话》称 “诗语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 得意场” 、“久识此君无热性,要宜肥地必凡才” 等等,炼字句
自有天然之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老杜.穿花’二句, 深深’ 精准,意境独辟,意蕴深醇,令人味之不尽,嚼之无穷。
字若无 穿‘’字, 款‘款’字若无 点‘’字,皆无以见其精微如此。” 注释:
的确, “深深”二字与蝴蝶在花间翻飞,如隐如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