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华文文学的原乡书写与超越定位.pdfVIP

北美华文文学的原乡书写与超越定位.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张凤 北美华文文学的原乡书写与超越定位 铭刻海外负笈异乡羁留的涕泪飘零,和对原乡感时陇国的 书写是现代华文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作家们各以不同的角 度、意象投射出原乡的面貌形象。 百年来,中国进行现代化,可说是西化与传统的拉据与涵 化,知识界先留学日本,后赴欧美俄。半世纪后,在扰攘动荡 的世变里,台港中不论男女精英不少漂洋过海,相继而有自我 放逐,花果飘零……生活习俗观念、语文载体均成巨大变异, 有触动而为文,或伤时踌躇或忧国激昂,思乡望乡归乡,谁都 有见地和颓丧,最早包含了鲁迅、郁达夫、郭沫若、老舍等人 的著作,情感敏锐乡愁割舍不易,行行重行行,藉漂泊探讨对 生活家国生命的关怀,能见树又见林,探寻人情,反映时代。 我略去谈得很多的张爱玲等位……想藉定居北美作家试加论 述。 回溯他们每位都获大奖,又代表不同的漂流情怀,他们甚 至还是为家而迁徙流离,连根拔起。且不论对文学生命的助益 或斫伤,实无逃于原乡书写的经验。 315 多,丸,爻,憾,语,现,弋,馘,卑,爻,爻,洋 漂泊一直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广义看来,古往今 来传世的作品全是探讨心灵漂泊与依归的问题。《诗经》、《楚 辞》、西洋史诗、《圣经》等经典之作,莫不是人类身心漂泊的 永恒记录,启发世世代代的思索。每一个不同的时代和民族都 有它漂泊的记录。 的确,漂泊的原乡书写,是文学源源不绝蔓衍而来的题 材。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还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圣玛丽学 院、旧金山加大、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客座研究的台大齐邦媛教 授论及此,评论严谨惜墨如金,理性客观,气势淋漓而掷地有 声,是文学界最为人服膺的批评家之一。 久久失去了家乡的东北人纪刚,在台南县悬壶行医约40 年后退休,侨居洛杉矶,他的《葬故人》(台版《滚滚辽河》, 日译《遥远的祖国》)印行近六十版,畅销长销,大义凛然地 以生命写史血写诗,地下工作热忱牺牲的高风亮节和精彩,劫 后半生得一作,以自传性的忆述,不仅怀乡且投身保乡,与另 两位旅美的抗战文学小说名家《未央歌》的鹿桥不写政治而钟 情文化,和《蓝与黑》的王蓝,虽然描摹战争中的故乡,因背 景出身有异,襟抱亦自不同,各领风骚。但他们的作品却共 享:缅怀故里,有家难归,故乡不仅是地理上的位置,更代表 了作家(及未必与作家谊属同乡的读者)所向往的生活意义源 头,以及作品叙事力量的启动媒介。对故乡,是一往情深! 台湾中央大学教授琦君,为浙江大学中文系毕业,以飘零 的一生,书写流逝的怀旧离别和亲情,“割舍之痛,不是文学 字句,而是亲身体验”。随夫移美,江南是她故乡,诗文也是 她故乡,著有《烟愁》、《留予他年说梦痕》、《橘子红了》等三 十多本,著作等身,确实化育后辈。多次得中山文艺奖、金鼎 奖、国家文艺奖等,文字被翻译为英、日、韩语,或选为课 316 华/文/文/学/中/的/原/乡/性/和/超/越/性 本。2000年琦君同叶嘉莹、张秀亚、孙康宜、喻丽清、洪素 丽及我等几位人选河南大象出版社《世界华人学者散文大系》, 北美仅十多位,余皆男性。 她描写亲情师友,特别她那勤俭慈悲为怀的母亲,及那文 章要以心写,读书修身的恩师教导,追忆感怀,温和宽厚,环 保又讲求人道关爱都成典范。八十岁那年,她我大伙在纽约一 同发表新书,自称的“最后一本书”《永是有情人》,令人不可 置信地自白,令人被震到心疼:一岁丧父,母亲伤心于她克 父,被奄奄一息的生母弃于院中几乎冻死,在书中触动多少人 心的慈母,原来是她不受伯父所宠的伯母。全为感恩图报含辛 茹苦的养育之恩而写,在她画成母爱版图的同时,也展现对故 土的眷恋,她的作品大多可归到这个脉络来解析。 近亲关系因社会、自然、性别因素而断裂,被遗弃的失落 和屈辱,不受尊重的生命常立意超越追寻人生意义定位。琦君 与朱小燕、韩秀等……也写孤雏凄凉,实异中有同。政大新闻 系毕业的朱小燕由写《烟锁重楼》惊天动地的女记者,行走江 湖。1969年的《星星在那里》写孤儿姐妹沧桑,从《青春》 到《追逐》、《浪中人》……已将随波逐浪的华裔加拿大人的漂 泊离散,随心点染;中美混血的韩秀,“文革”时与中国外婆 苦苦相依成长_丁新疆,留中国约30年,返原乡求学后著《折 射》、《生命之歌》、《重叠的足印》、《风景》、《与

文档评论(0)

higu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