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SN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XXXXX—2011
出口葡萄干冷冻灭虫处理操作规程
Rules for operation of frozen pest control treatment for exported raisins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本稿完成日期:2011年10月21日) 2011 – 0X – 0X发布
2012 – 0X – 0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霍尔果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易坚、吴卫、张伟、于瑞成、谷永福
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本标准是根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进行编写。言
葡萄干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种传统的出口食品。葡萄干在加工、挑选以及仓储过程中,易遭受仓储害虫的侵害。部分国家曾在我国出口葡萄干中检出印度谷螟等活虫,并要求对出口葡萄干实施检疫处理后,方可入境。
目前,我国大部分出口葡萄干企业采取熏蒸处理的方法,消除仓储害虫的侵害。但是,对葡萄干进行熏蒸处理存在许多弊端。一是利用溴甲烷等化学药品对葡萄干进行处理,虽然杀灭了有害生物,但是易形成残留、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二是仓储害虫容易对熏蒸剂产生抗体;三是熏蒸处理本身产生不少费用,无形中给企业增加不少负担,不利于外贸企业的发展壮大;四是葡萄干出口主要集中在冬、春两季,可利用新疆昼夜温差大、低温时间长的特点进行检疫处理。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并反复请教系统内外有关仓储害虫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结合多年的仓储害虫普查成果及出口葡萄干检疫经验,最后总结出新疆为害葡萄干的仓储害虫主要为印度谷螟、锯谷盗、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针对上述四种仓储害虫,我们将实验室和冷库的的冷冻试验成果,推广应用于葡萄干生产企业,这样既保证了新疆出口葡萄干绿色食品特性和厂区的环保,又可为葡萄干生产企业节省大量的资金。
出口葡萄干冷冻灭虫处理操作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出口葡萄干中仓储害虫(印度谷螟、锯谷盗、赤拟谷盗、杂拟谷盗等)冷冻处理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出口葡萄干中仓储害虫(印度谷螟、锯谷盗、赤拟谷盗、杂拟谷盗等)实施装运前的检疫处理,可以替代熏蒸检疫处理方法。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冷冻处理 cold frozen
通过降低温度,使害虫致死的处理方式。
有效时间 effective duration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能够有效杀死害虫所需的时间。
有效温度 effective temperature
在不同时间条件下,能够有效杀死害虫所需的温度。
基本要求
人员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除虫除害的专业知识,具备安全操作和防护方面的知识。
环境
货物处理场所应设在检验检疫机构登记备案的冷库或卫生监督场所。
冷库理论制冷温度不低于-30℃,并配有不间断电源。
处理场所应整洁、干燥,附近无污染源,并能在需要时保持密闭。
仪器设备
全自动温度记录仪,温度记录范围为-50℃~50℃,精度0.1℃。
有能满足货物处理所需有效温度的自然环境或制冷设施。制冷设施或自然环境,能保证在30min内堆垛中心温度达到所需有效温度要求。
货物堆放
货物堆垛不宜过大,总体积不超过处理场所容积的四分之三为宜,冷风出口与货物之间的距离不少于30cm。
货物应堆放整齐便于操作,货物堆垛间间隔、周围通道宽应有大于或等于30cm的距离。
货物应堆放于架空的托盘上,货物不宜压的过密过实,并保证每箱里外包装口全部敞开,确保冷空气能在短时间内扩散至货物内部。
处理前准备
温度记录仪探针校正
4.1.1 冷冻处理所需温度探针由植物检疫官员校正。温度探针校正方法见附录A。
4.1.2 温度探针校正频次:
a)在冷冻处理季节,每隔14天应校正温度探针;
b)当温度记录仪发生故障或零件更换应校正温度探针;
c)检疫官认为必要时应校正温度探针。
根据货物堆放情况,选择合适位置放置温度探针,具体放置见6.1。
在处理场所方圆20m处放置“货物正在处理、请勿开关门窗”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开关门窗。
处理步骤
温度探针放置
每个跺位须放置探针的最低数量不少于三个,按照跺位的上、中、下三层、成对角线放置,具体方法为:上、下探针距离箱体边缘10-20cm,中间探针居于跺位中心位置。
冷冻处理
利用制冷设备处理
设定所需有效温度,开启制冷设备,关闭库门。每10min记录一次探头温度,待温度达到规定的有效温度后,开始计算有效时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彩涂钢板和钢带残损检验鉴定规程.doc
- 产毒副溶血性弧菌快速检验方法.doc
- 产毒副溶血性弧菌快速检验方法编制说明.doc
- 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 产品风险分级基本要求.doc
- 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 产品风险分级基本要求编制说明.doc
- 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 企业分类基本要求.doc
- 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 通用要求.doc
- 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 通用要求编制说明.doc
- 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 五种监管方式基本要求.doc
- 出口活鱼泰妙菌素检测技术规范.doc
- 出口食品中六溴环十二烷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oc
- 出口食品中六溴环十二烷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编制说明.doc
- 出口食品中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盐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oc
- 出口食品中全氟辛酸和全氟辛烷磺酸盐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编制说明.doc
- 出口药用植物中双胍辛胺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doc
- 出口药用植物中双胍辛胺残留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编制说明.doc
- 出口原料乳及乳制品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 电化学法.doc
- 出口原料乳及乳制品中三聚氰胺快速检测 电化学法编制说明.doc
- 出入境口岸卫生监督食品采样、送样规程.doc
- 出入境口岸卫生监督食品采样、送样规程编制说明.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