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北方的文学本土转型及其限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方北方的文学本土转型及其限制 朱崇科 [摘要]马华资深作家方北方从创作成绩、努力程度、道德高度等诸多层面来看,都是马华本土现实主义小说书 写的代表性人物,他的文学本土化转型 自有其重要价值,比如为马华大历史代 言,反省华人的问题 ,也放眼未 来,其 “马来亚三部曲”从此角度看是其认同转型的代表性作品。其书写思想内容和提 出的马华问题会继续成 为后来者借鉴和重写的资源,但其限制也必须为后人所警醒。 [关键词]方北方;侨民意识;本土认同;现实主义;转型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O14)06—0176—08 基金项 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 目“台湾经验与南洋叙述”(10YJA752042)、广东省社科规划办 《广东华侨史》特别 委托重点项 目“粤籍作家与东南亚华文文学”(GD13TW01—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朱崇科 (1975一),男 ,山东临沂人,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教授 ,研究方 向:世界华文文学。广东 广州 510275 毋庸讳言,方北方 (1919—2007)之于马华文 比相对薄弱,除黄锦树以外,比较有份量的还有: 坛(马华:马来西亚华人的简称,下同)乃至文化界 潘碧华 、祝家丰 《方北方小说与马来西亚华人的家 都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精神存在:他著述等身,桃李 国认同》(《外国文学研究》2O11年第6期),主要 满天下;他一腔热血关心马华,不同场合苦 口婆心 考察方氏小说如何呈现本土华人的认同转变;金 演讲,各种文章遍地开花;他兼擅各种文体,长、 进 《方北方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情怀论析》(《华侨 短、中篇小说,散文、评论,偶尔的诗歌、童话、报告 大学学报》20l1年第4期),主要辨析他留给马华 文学等等;当然,他也是第一个长篇 (《头家 门 文学的遗产之一,如何书写和表现深厚的人道主 下》)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的马华作家;而 《方北方 义情怀,等等。其他研究大多是散作,如回忆文章 全集》(1—16卷,2009)的盛大推出,无疑又或多 和短评。毫无疑 问,以方北方先生的文学产 出和 或少为其经典化起到了里程碑式的推助作用。 地位,这样的对应研究只能算差强人意。刨除人 他毕生信奉并践行现实主义手法,《风云三部 际纠纷(本土、在台话语权争夺)和学术代际隔膜 曲》(《迟亮的早晨》1957、《刹那的正午》1967、《幻 (如今学者更多欣赏乃至信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 灭的黄昏》1978)、《马来亚三部曲》(《头家门下》 义,与现实主义颇有隔阂)元素,方北方 自身的厚 又名 《枝荣叶茂》1980、《树大根深》1985、《花飘果 度和高度的确也需要有心人耐心梳理和再解读。 堕》1994)野心勃勃 、波澜壮阔,不容小觑。另外, 本文试图从其文学本土化转型人手,探讨其相关 他也时常提携后进,颇受后学敬仰。但同时他又 书写的成就和意义,同时也探勘其实际的限度 。 不乏争议。中国大陆学者陈贤茂教授主编的 《海 一 、 文学理论认知及转型轨迹 外华文文学史》(第一卷)中为他设专节而且是首 先评介他,可见他在编者心中地位崇高;而同时, 毋庸讳言,如果能够找到有关作家的创作指 在台马华学者黄锦树却又对其不乏挞伐与批评, 导思想和心仪的理论流派,那么对于更真切地理 甚至视其为马华现实主义破产的标志。④斯人已 解并剖析这个作家不无裨益。对方北方而言,自 逝,我们有理由以更加客观和科学的态度进行评 然也不例外,而且不无巧合的是,方北方恰恰也是 价乃至盖棺论定,以让后人参阅,有所借鉴,亦可 一 个相当重视文学评论的作家,提倡要对症下药, 能有所警醒。 不断展开批评的批评,“培养文艺批评风气

文档评论(0)

std3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