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庄子》论“乐”的伦理学内涵
摘 要:“乐”是中国哲学和伦理学的重要论题。《庄子》是历史上对这个主题进行系统深入讨论的最早的思想家。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庄子》论“乐”的伦理学内涵,诠释其理论层级,说明《庄子》以世俗之乐谈处世伦理,以自然之乐说生命伦理,以得天之乐论体道伦理,达成了其思路完整和具有现代意义的关于“乐”的伦理思想。
关键词:乐;庄子;道家;伦理
作者简介:陈 晨,深圳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广东 深圳 518060)
王立新,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广东 深圳 518060)
吴怡在《中国哲学的特色和精神》一文中曾经谈到,中国哲学的一大特征是妙乐性。它以人类的幸福为前提,因此它所追求的当然是人生的快乐,而不是痛苦。他没有用“快乐”而用“妙乐”两字,是因为快乐两字常和肉体上的享乐有关,而妙乐两字虽出自于佛家,但却是指内心的一种舒适境界,所以也可包括儒家的悦乐和道家的至乐。道家思想追求的“乐”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多偏于朴素恬淡的自然之乐,它与儒家悦乐精神相异而不相对立,以至乐为最高境界。对“乐”的讨论基于人们对个人和族群幸福的追寻和思索,是人类的一种普遍心理。吴怡将“乐”描述为妙乐而非快乐,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思想家们的思考往往是建立在日常经验之上的理性的反思,感官的知觉(如快乐)是思想家建立理论时必然超越的对象。《庄子》是中国道家思想传统的继承者和创新者,其书中对“乐”这个主题的探讨,兼具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庄子》中论“乐”的思想发源于老子。老子说:“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1}这是描写超脱欲望的一种心灵满足的境界。由于有了这种质朴之真乐,感官之享乐便不为道家所重视和提倡。庄子继承了老子这种态度,更加以发挥。关于“乐”的讨论也成为《庄子》全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在《庄子》33篇之中,有22篇谈到了“乐”。在中国历史上,对“乐”进行过不同层次的哲学探讨的思想家,庄子算是很早的一位。他完善了道家对“乐”的讨论,其深度不亚于孔孟,在中国伦理学史上也别具代表性。要围绕《庄子》一书中的“乐”展开讨论,不能局限于概念的解析;其重点是要厘清庄子论“乐”的基本含义并论述其在伦理学上的内涵。“乐”本是属于人生的,也就是不能脱离伦理的。然而《庄子》中的伦理思想原本就是一个有待说明的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老庄无为体道的人生追求,历来给人一种出世的印象,而使人们认为老庄对人间之事都采取淡漠姿态,故而不再深入思考老庄思想中的伦理问题。另一方面,儒家以礼乐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是中国古代伦理生活的主导,以此为对照来反观道家哲学,则容易产生道家没有伦理思想或者只有消极的伦理思想的结论。然而《庄子》的伦理思想如何可能的问题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譬如,《庄子》也有对社会问题的忧虑、对理想社会的渴望,绝非遁世主义。庄子认为君主应“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甚至可以说,在《庄子》一书中,对社会和人生的关怀并不比其他诸子少。
一、世俗之乐与处世伦理
《庄子》在讨论世俗之乐时,有内外两个路径可循。向内之乐描述了人的情绪、情感和情态;向外之乐则针对物我关系来论述。《至乐》篇开篇对“乐”所提出的一连串疑问,是庄子对“乐”之探究的写照。“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今奚为奚据?奚避奚处?奚就奚去?奚乐奚恶?”{2}面对这一串追问,庄子首先从世俗之乐的标准入手,列举了一般人所尊与所乐的倾向:“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所乐者,身安厚味美服好色音声也。”{3}一般人的快乐,往往顺随社会常规的期待,以富贵、长寿与美名为尊,以安逸、美食、华服、色彩和乐音为乐。庄子却不以为然,因为把生命寄托到这些东西之上,对于他来说是价值判断上的失当。这些东西能否带来真正的快乐很成问题,一旦求之不得,心理失衡,则反变为苦,以致销磨和伤害身心。
其次,《庄子》把世俗之“乐”视作对外物或外界的一种拘泥。由于这个层次的乐并非《庄子》所主张的,所以其含义较为消极,然从整体上看却不妨碍《庄子》自身所向往之乐具有积极的伦理价值。例如,《徐无鬼》中说:“知士无思虑之变则不乐,辩士无谈说之序则不乐,察士无凌谇之事则不乐,皆囿于物者也。”{4}这些行为,无疑是“囿于物”的表现。“物”不仅指物质也指对一切社会价值的外在追逐。所以知士、辩士、察士“此皆顺比于岁,不物于易者也。驰其形性,潜之万物,终身不反,悲夫!”{5}他们放任自己的形体和本性,淹没在万物之中,终身也不肯回顾。换句话说,他们执着于一己的才华,以致往而不返。他们所引以为乐的东西,反而限制了他们心灵的自由。对此,庄子主张“无为”。但是《庄子》所说的“无为”,在此处不能简单理解为在实践领域无所作为。因为彻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19 导数之凹凸反转问题(解析版).pdf VIP
- 混凝土筒仓仓壁及漏斗计算.xls VIP
- 2025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新课标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2023导数通关专题19 导数之凹凸反转问题(原卷版)).docx VIP
- 河北省衡水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算法设计与分析 课件 许瑾晨 第4--10章 分治法 --- 综合应用 .pptx
- 保时捷718Cayman汽车使用手册说明书pdf电子版下载.pdf
- 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4《女性慢性盆腔痛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造价咨询服务投标方案-(投标文件).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