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老舍“老北京人”形象的文化意蕴
摘 要: 从老舍塑造的“老北京人”一系列人物形象入手,通过对那些生长在皇城根下的“老北京人”生活状态的分析,来透视他们形成的文化特征:重讲究的礼仪文化、官样文化,及其背后所隐含的作家对于国民性的思考和分析。
关键词: “老北京人”;礼仪文化;官样文化;国民性
中图分类号:I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3)05-0084-04
老舍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其创作从1924年发表《老张的哲学》开始,一直持续到建国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老舍作品中所描写的 “老北京人”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人物画廊贡献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如果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是老舍在英国伦敦大学任教期间的不经之作,那么《二马》则是作家在艺术道路上开始自觉探索的标志。用老舍自己的话说就是,此后的艺术创作不再耽于对过去生活经验和灰色人生的回忆,而是“伸出笑骂的手,揭露老国民的癞疮疤和新人物的痒痒肉”。 [1]此后则一发而不可收,从20世纪30年代前期表现“新的思想和新的生活”的《小坡的生日》到表现“社会问题”的《大明湖》和《猫城记》,从追求“文学个性”的《离婚》、《牛天赐传》、《新韩穆烈德》、《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到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骆驼祥子》,从“抗战文学”《残雾》、《国家至上》、《四世同堂》到新中国成立后表现“社会主义高歌猛进”的《龙须沟》、《正红旗下》以及《茶馆》等,老舍一生的文学创作,不管是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还是话剧,大部分是写北京的,这让我们看到老舍对这座城市的钟爱。正如舒乙所说,“老舍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一生六十七年中在北京度过四十二年,最后在北京去世。不过在他从事写作的四十一年里,大部分时间却并不十分在北京,只有解放后十七年是真正在北京度过的。不论是在伦敦,在济南,在青岛,在重庆,在纽约,他都在写北京。他想北京,他的心始终在北京。”[2]老舍笔下的北京以及生活在这个古城中的人们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对老舍作品研究也多是着眼于其京味文化特色,对老舍作品中人物的研究则多是着重于老派市民、新派市民和城市贫民等北京市民类型研究,但是对于老舍笔下的“老北京人”这一系列人物形象的深入探讨则较少。本文试从“老北京人”这一系列人物形象入手,通过对那些生长在皇城根下的“老北京人”生活状态的分析,来透视他们形成的文化意蕴,以及老舍对于国民性的独特思考。
一、重讲究的礼仪文化
提到礼仪文化,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汉族文化。其实,满清旗人在入主中原建立起统一王朝后,形成的皇城根儿的文化也是很重讲究的。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清朝实行的是八旗军事制度,八旗官兵发的是粮饷,并且规定旗人不许从事其他行业,不可以种地经商,不可以从事手艺劳动。这样,在和平年代,如何消磨大量的闲暇时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二是,在汉文化的熏染下,这些北京皇城的主人们也意识到自己民族的文明比不上汉文化,因此自觉地学习汉文化。例如《正红旗下》中大姐夫等旗人们都会附庸风雅地给自己取个字号。他们“讲究”生活,讲究吃穿玩乐。仿佛只有讲究这些小的细节才是真正的生活。《正红旗下》中写大姐的婆婆尽管已是家道中落,得靠赊欠和到当铺典当过活,但打扮起来,仍细致到“该穿亮纱,她万不能穿实地纱;该戴翡翠簪子,决不能戴金的。”而大姐的公公,作为四品顶戴的佐领,整日不谈带兵打仗,而是沉迷于养鸟中。作品中说,“是的,他似乎已经忘了自己是个武官,而把毕生的精力都花费在如何使小罐小铲,咳嗽与发笑都含有高度的艺术性,从而随时沉醉在小刺激与小趣味里”。这种过于沉醉于生活的细琐处,并且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生活方式,毫无疑问,使人玩物丧志。作品中老舍对此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评价,他说:“我们创造了一种独具风格的生活方式,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生命就这么浮沉在有讲究的一汪死水里。”
但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作家老舍对于这种生活的艺术,在批判它导致民众不思进取、国家闭塞腐朽的同时,也有着难以释怀的眷恋。正如有学者说:“这分明是一种精神的退化,但退化的如此精致,又不能不赞叹它的漂亮。”[3] 我想,这其中不仅有对于生活的艺术美的认同,更是源于老舍本人的宽厚,他能理解一切人,能理解生活本身的不易和乏味,所以,对于人们在死水般的生活中寻找一些小乐子,他能够持比较宽厚甚至欣赏的态度。
这种讲究,于个人而言,只是生活方式或生活艺术;然而,当它扩展开来并形成规范时,就形成了一种文化,即注重礼仪的文化。而且这种礼仪,不仅超出了文明所需要的界限,而且必然的,和中国封建制度的渣滓挂上了钩,成为一些鲁迅笔下的“吃人”的繁文缛节。像小说《正红旗下》中大姐的婆婆对于大姐的严苛要求,再如小说中“我”的姑母孀居后不仅白住在家里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发那科机器人DCS双重安全性检查功能说明书FANUC.pdf VIP
- 2024仁爱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12 Lesson 1 Better Together每课时教学设计汇编(含8个教学设计).pdf VIP
-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的护理.pptx VIP
- 健康顾问:养生保健典藏本.pdf VIP
-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pdf VIP
- T_SCJA 9-2021_非道路车辆类型.pdf VIP
- iec61850icd模型文件属性详解.pdf VIP
- 05-03-光纤陀螺方案和技术 光纤传感原理课件.pdf VIP
- 2025江苏中职职教高考(烹饪类)讲义知识考点复习资料.pdf VIP
- 初中班会课件《突围—目标成就未来》.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