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哈尔滨保险业探究(1900―1931年)
摘 要:中东铁路的修筑和运营带动了近代哈尔滨保险业的发起和繁荣,使哈尔滨成为近代中国保险业比较发达的城市之一。哈尔滨的保险市场呈现了外商保险机构、外埠华商保险机构、本埠保险机构激烈竞争的局面。由于技术、资金、管理等先进性以及受不平等条约的保护,外商保险机构在竞争中居于绝对优势地位,民族保险业在竞争中艰难经营,但也难免破产倒闭的命运。
关键词:哈尔滨;保险业;中东铁路
中图分类号:G633.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3-0137-03
十一届三中会后,保险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国民经济的助推作用重新得到认可。保险史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保险史料匮乏而零散,搜集整理、查阅梳理非常困难,严重影响了对保险史广泛而深入的探究。尽管如此,经过学者们的努力,业已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1]。对东北地区近代保险业的研究,目前仅存一篇论文[2],近代哈尔滨保险史尚无人问津。本文利用黑龙江省志、哈尔滨市志、哈尔滨经济史资料、《远东报》等材料,对“九?一八”事变前哈尔滨保险业进行探究,力争为当今哈尔滨保险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哈尔滨保险业的起始(1900―1905)
近代哈尔滨第一家保险公司是伴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而建立起来的,中东铁路带动了哈尔滨城市的崛起,拉动了哈尔滨经济的繁荣,吸引了大量的中外商家投资哈尔滨保险业,使哈尔滨成为中国近代保险业比较发达的城市之一。
铁路是以机械为动力的近代化交通工具,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哈尔滨是“T”字形中东铁路干支线的交汇点,枢纽地位的确立预示着哈尔滨潜在的发展空间。具有敏锐洞察力、市场预见性和思想前瞻性的商家必然会看到哈尔滨将会带给他们的巨大商机。在中东铁路没有竣工之前,中外保险业就陆续在哈尔滨建立了分支机构和代理店。“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11月,香港华商福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哈尔滨成立滨江福安水火、人寿保险公司(简称‘福安公司’)”[3]155,福安公司是1894年在香港注册的水火人寿保险公司,并兼营仓库按揭,1907年在上海参加华商火险公会。福安在哈尔滨的保险投资行为,不仅是哈尔滨保险业的滥觞,而且也在黑龙江省保险史上开创了先例,该公司后来发展成为哈尔滨规模最大的华资保险公司之一。
在中东铁路修筑的过程中,大量俄商来到哈尔滨投资工商业,据雷麦的统计,“截至1903年末,俄商在东北地区的投资为1 500万卢,再加上中东铁路投资374 955 598卢布,总共为3.9亿卢布之巨,这笔投资相当于当时外国在华投资总额的1/4”[4]。为了给俄商财产提供保险服务,保障俄商在哈尔滨工商业的正常运营,“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第一家俄商莫斯科火灾保险公司进入黑龙江境内”[3]158,树立了某些俄国乃至尔后苏联保险公司专保俄侨业务的范式。
中东铁路的施工、通车和运营,哈尔滨发生了全方位和深层次的变化,哈尔滨由一个小渔村很快迈向了国际性大都市行列,各国资本纷至沓来,保源的极大丰富,为哈尔滨保险业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哈尔滨保险业的发展(1905―1931)
1905年12月22日《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的签订,将哈尔滨开埠通商。此后,先后有18个国家在此设立领事馆,足见哈尔滨开放程度。各国各地人口蜂拥而至,中东铁路修筑之前,哈尔滨的人口不过三五千人。到1922年,哈尔滨总人口为38.02万[5]。人口迅速增加,不仅使哈尔滨人寿保险业的发展获得了大量的保户来源,也带动了哈尔滨经济的发展。
哈尔滨开埠以后,世界各国的商会相继成立,“据哈尔滨海关1908―1931年的贸易统计,24年间的哈尔滨输出输入总额为13.935 3亿海关两,其中输出为9.508 08亿海关两,输入为4.427 88亿海关两,对外贸易顺差额为5.080 14亿海关两”[6]。各国的资本家和商人也纷纷来哈尔滨投资设厂,经营工商业,“据粗略统计,1930年前,哈尔滨的近代工业共470家,总资本1亿元”[7]154。“在哈尔滨的外国商业分支机构总数达1 809个”[8]。
近代哈尔滨还是东北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哈埠金融资本流通量最多时约占东北金融资本流通总量的40%”[7]148。保险和银行都是重要的金融机构,哈尔滨银行业的发达,必然催化哈尔滨保险业的兴盛。银行为保险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政策支持。保险也会投资银行或者将暂时闲置的保险基金存入银行,获取更多的保险利润,增加自己的偿付能力。
资本和人口的激增加速了哈尔滨城市化的进程,为哈尔滨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哈尔滨经济实力的提升为哈尔滨保险业的发展和繁盛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文档评论(0)